第403章 大隋太子 士为知己 梧桐羞涩!
舟中落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3章 大隋太子 士为知己 梧桐羞涩!,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舟中落雨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隋太子 士为知己 梧桐羞涩!
苏云手中之物,乃是一鎏金请帖,上面刻着“崇文太子”四个字,显得格外庄重。</p>
她微微一笑,语气郑重地说道:“这次来观公子这里,还有一件正事,便是为这大隋太子的邀约。”</p>
“大隋太子?”</p>
你心中有些诧异,眉头微皱,在汴京之中,怎么会有大隋的太子?而且还是邀约于自己?</p>
苏云见你疑惑,轻声解释道:“观公子有所不知,在汴京之中,确实有一位货真价实的大隋太子。”</p>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的隋圣帝膝下有三子,其中这崇文太子本是长子,又是皇后的嫡长子。他在十七岁时便被大隋送来当质子,这件事还与夫子有关。”</p>
你心中越发奇异,大隋与大齐两国交战,本就水火不容,就算是质子,怎么会让一国太子来做质子?</p>
谢原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此事我略知一二。想当年,大齐威震四海,夫子居书院,四位先生则游历天下。谈及大齐,世人唯有‘畏惧’二字。”</p>
“长生天、南方佛国及大隋,皆惧我大齐气吞万里如虎,遂遣太子入汴京书院求学,实则为人质。其余小国见状,亦步亦趋,纷纷效仿,将太子囚于汴京。”</p>
“那些异国太子的居所,名曰‘雏凤台’,昔日尚可供百姓一观,其中却暗含屈辱之意。”</p>
“此规矩沿用至今。然如今……”</p>
谢原叹了口气,有些感叹道,“大齐夫子已寻仙而去,四位先生亦分崩离析,三国结盟之意渐显。昔日之雏凤台,时过境迁,今朝已成朝廷重地,那些太子虽为质子,却在汴京鲜有人敢轻易招惹。”</p>
云婉闻言,眉宇间泛起微蹙,“这些太子在汴京横行霸道,尤以长生天那位大汗之子为甚。月华轩的姐妹,多有受其欺凌者。”</p>
你低头凝视手中鎏金请帖,如今大隋之势,已经不弱于大齐,再加上其余三国似乎有结盟之意,其实对于大齐不利。</p>
大齐这些年确实逐渐丧失了对天下的控制,由极盛开始衰落。</p>
周允儿轻拍胸口,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低声说道:“对呀,那位南方佛国的佛子更是过分,还曾调戏过霓凰姐姐。要不是当时书院的先生在场,后果恐怕不堪设想。”</p>
她的语气中透着后怕,显然对这些太子的行径心有余悸。</p>
苏云见状,宽慰道:“观公子不必多虑。崇文太子乃是爱慕儒学之人,我爷爷也曾夸赞过他,说他该生在儒家的大齐。在一众太子之中,他最为低调,从不与其他太子同流合污。”</p>
提到这位崇文太子,公孙娘子也插话道:“这位崇文太子确实与众不同,在汴京颇有美誉。他曾在书院求学,被金子叹老先生夸赞‘文章妙手天成,不爱江山爱文章’,长于时文。”</p>
“他极善书法,自创的花鸟体在西厢楼的姐妹中颇受欢迎。他崇拜二先生的笔墨,曾多次拜访书院修身楼,却都被拒之门外。”</p>
苏云笑着点头,语气有几分得意,“此次邀约,观公子不必多想。你的才华早已名动汴京,谁人又不知这写出‘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乃是草堂诗会之人。”</p>
“观公子你且放心,这位崇文太子,是一位值得一见的儒雅之人。”</p>
“我与他交往多年,深知他品行端正。若不是他不愿在群芳宴上出风头,惹得汴京风言风语,草堂诗会的诗词我本是想找他来写的。”</p>
“观公子,你在群芳宴所做的几首诗词,他都是极其欣赏,尤其是那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更是抄录多遍,挂在家中。”</p>
公孙娘子笑道,“看来这位渊太子倒是和我志趣相投!”</p>
李书婉思考后道:“这位大隋太子确实是难得的妙人,温文尔雅,在九大姓之中都颇有盛名。”</p>
你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崇文太子多了几分了解,品行端正暂且不论,至少这城府与养望的手段,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p>
毕竟,能以敌国太子的身份在汴京博得如此名声,还能让苏相之孙如此推崇,甚至与九大姓交好,绝非简单之人。</p>
苏云看向你,眼中带着期待之色,轻声问道:“观公子,你看如何?”</p>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观公子同意,我便给他一个答复。观公子也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过这位渊太子确实是值得交往之人。”</p>
面对此事,你决定……</p>
1.同意此事,收下请帖,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p>
2.不同意此事,拒绝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不利。)</p>
3.不理会此事。(提示:有可能对未来不利。)</p>
4.亲自参与。(1/3)</p>
大鼎敲响,吐露出霞光万丈,上面的文字缓缓定格。</p>
俞客看着上面的四个选项。</p>
看来这大隋太子的邀约,似乎事关重要。</p>
没有犹豫,直接选择。</p>
1.同意此事,收下请帖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p>
你笑着点头,收下了请帖,语气从容:“既然是苏公子相邀,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便去见一见这位崇文太子。”</p>
苏云闻言大喜,“必不会让观公子失望!时间定在下个月十五,地点在西厢楼的琦陌春坊。”</p>
云婉听到“琦陌春坊”四字,心中一动。琦陌春坊是西厢楼三家青楼之一的青吟小班所在,也是汴京第一美人苏诗诗所在,苏诗诗正是此次群芳宴的花魁之首。</p>
琦陌春坊与月华轩和紫潇阁不同,它坐落于一处皇家园林之中,环境清幽雅致,虽不及两家热闹,却是书院雅士们心向往之的地方。</p>
谢原听到地点,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开口道:“云公子,我也和观弟同去,无妨吧?”</p>
苏云笑呵呵地点头:“自然可以。”</p>
谢琦月闻言,撇了撇嘴,低声嘟囔道:“狗爱仄出,真喜欢凑热闹。”</p>
苏云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脸上满是欣喜之色,轻声道:“这渊太子算是我少有的知己,观公子又是我的好友,今日能促成此事,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了。”</p>
苏云笑盈盈道,“琦陌春坊那地方,茂林修竹,竹涧焚香,溪流潺潺,溪水流觞,吟诗作对,自是快意!”</p>
她看了看天色,日头已是正午,便起身告辞:“我得快些把这个消息告诉渊太子,就不多打扰了。”</p>
谢轩脸上隐隐有着不快之色,这位崇文太子他自然是见过,想不到也是对谢观如此看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