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盗圣陈圣
广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盗圣陈圣,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广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任星云说完,房间里陷入了沉寂。
陈圣盯着徽章,沉默许久。或许两千万的诱惑实在是太大。
“老板,您确定只需要把这个放进保险柜就可以吗?”
任星云点了点头。
“我干。”
“如果我被抓了,把钱留给我家里人。”
—-------------------------------------------
接下来的这一周,任星云动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人脉。
到了一份漂亮国皇家博物馆的内部建筑图纸,详尽到展柜型号、通风管道和监控布点。
与此同时,赵斌教授也履行承诺,替他从官方渠道申请到一张特殊参观证
可以让陈圣伪装成受邀文物学者,名正言顺地进入展馆。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次展览的安保强度远超常规。
皇家博物馆调动了三支地方特警队。
入口处不仅有多重红外感应门,还配置了磁场检测器、x射线扫描仪。
馆内每个区域都装有温度、震动、气压感应系统,能够精准捕捉任何异常波动。
而每一件展出文物的底座下方,都藏着独立的三重感应装置:震动探头、热感器、接触响应。
只要有人靠近,哪怕只是温度偏移一度,系统都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而真正让陈圣头疼的,是地下储藏室。
那是文物真正的终点。
整个储藏库深达十米,墙体由四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出入口被多重密码、虹膜识别、指纹识别层层封锁。没有内部高权限人员的配合,几乎连门都靠近不了。
想潜入就是找死。
所以,陈圣提出了一个更“合理”的方案:
制造混乱,引导安保人员主动触发“文物应急转移程序”。
在那一刻,馆方会迅速将展厅内的重点文物封存,并送入地下储藏库。
而陈圣要做的,就是趁乱将仿制文物与“那枚徽章”,一起混入回收流程。
为此,他花了一周时间,制作了一份极为详细的行动计划书:
哪天进馆、在哪个时段制造混乱、怎么避开主控摄像头、仿制文物投放角度、撤离路径,以及可能触发的安保等级应对……
任星云则根据计划,以博物馆流出的照片和尺寸参数为参照,打造出一件足以以假乱真的仿制展品,专用于转移视线和藏匿徽章。
计划收尾的那天晚上,陈圣关掉电脑,长出一口气。
所有准备就绪。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皇家博物馆的大门准时开启。
各国游客、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博物馆门外排起了长龙。
陈圣换上早已准备好的参展嘉宾服饰,胸前挂着邀请证
而现场的安保,果然如预料那样严密至极。
陈圣站在人群中,目光如刀,快速扫视了一遍各个安检点的布置与疏漏。
他的身上背着一只定制背包,里头是事先准备好的仿制文物。
望着前方越来越长的入场队伍,陈圣突然吸了口气,猛地提高嗓音,朝前面大喊了一声:
“快挤啊!再不挤就进不去了!”
这一嗓子就像一颗扔进水塘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原本还算井然的秩序。
本就排队焦躁的人群一下子被带动,纷纷加快脚步、争先恐后地向馆门冲去。
“别插队!”
“快让让快让让!”
“我来得比你早啊!”
数百人一拥而上,场面顿时混乱。
安保人员连忙上前阻拦,高声维持秩序,可已经晚了。
他们没注意到——
就在第一批人蜂拥进入安检区时,陈圣悄然低头拉了拉帽檐,借着人流的掩护,
整个人顺势贴入队伍边缘,避开了主通道的红外线与金属探测门。
精准地踩在摄像头盲区之中,一边侧身、一边将背包轻轻换到身体另一侧,像变戏法一样闪进人群。
几秒钟后,安全穿过第一道安检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