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唐余晖下的挣扎与落幕
傲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评书:大唐余晖下的挣扎与落幕,主人我错了求你把摄影机关掉,傲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德宗的削藩计划彻底失败,他的雄心壮志也被消磨殆尽。此后,德宗对藩镇采取了姑息政策,只要藩镇表面上尊奉朝廷,就不再追究。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固化,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贞元二十一年,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顺宗素有大志,他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试图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如打击宦官势力、抑制藩镇、减免赋税等,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大唐。然而,这场改革触动了宦官和藩镇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宦官俱文珍等人联合藩镇,逼迫顺宗退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顺宗在位仅八个月,“永贞革新”也以失败告终。
唐宪宗即位后,立志要“以法度裁制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他重用裴度、李愬等将领,开始了新一轮的削藩行动。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擅自领军,拒不接受朝廷诏命。宪宗果断下令讨伐,战争持续了数年之久。李愬雪夜袭蔡州,一举攻破淮西,擒获吴元济。淮西平定后,其他藩镇纷纷震恐,主动归顺朝廷。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又成功平定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至此,唐朝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到了暂时的遏制,史称“元和中兴”。然而,宪宗后期,开始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服用丹药,性情变得暴躁多疑,常常无端诛杀大臣。元和十五年,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等人弑杀,年仅四十三岁。
宪宗死后,唐朝再次陷入混乱。穆宗、敬宗、文宗等几位皇帝,或昏庸无能,或受制于宦官,朝政愈发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以王仙芝、黄巢领导的起义最为浩大。
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势力迅速壮大。他们攻克了洛阳、长安等重要城市,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唐僖宗仓皇出逃成都,唐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后来,在李克用等藩镇军队的联合镇压下,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但这场起义给唐朝带来了致命一击,使其统治基础彻底动摇。
此后,唐朝虽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余年,但已名存实亡。藩镇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佑四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历经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至此彻底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
这正是:安史乱后国运衰,藩镇割据宦权抬。德宗削藩梦破碎,宪宗中兴昙花败。顺宗革新遭夭折,黄巢起义山河改。大唐落幕风云散,五代十国乱世来。一部大唐兴衰史,千古悠悠话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