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五代十国的纷争与宋初的统一
傲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评书:五代十国的纷争与宋初的统一,主人我错了求你把摄影机关掉,傲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敬瑭依靠契丹当上皇帝,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讨好契丹,他每年都要向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百姓负担沉重,民怨沸腾。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出帝不愿再向契丹称臣,契丹以此为借口,多次南下攻打后晋。后晋军队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难以抵挡契丹的进攻。开运三年,契丹攻破开封,后晋灭亡。
契丹人占领中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强烈反抗。契丹军队在中原无法立足,只好北撤。此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大汉,史称后汉,他就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趁契丹北撤之机,率军南下,收复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定都开封。
但后汉政权十分短命,刘知远称帝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即位,是为后汉隐帝。隐帝年少懦弱,朝政被大臣杨邠、史弘肇等人把持。隐帝为了夺回大权,与亲信商议,设计杀死了杨邠、史弘肇等人。此举引发了朝中大臣的恐慌,时任邺都留守的郭威也受到牵连。郭威被迫起兵反抗,隐帝亲自率军迎战,却被部下所杀。郭威随后进入开封,控制了朝政。
广顺元年,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史称后周,他就是后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使得后周的国力迅速增强。
郭威死后,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柴荣素有大志,他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柴荣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了后蜀、南唐,夺取了大片领土。在北方,他亲自率军北伐契丹,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柴荣的北伐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了三关三州十七县。正当他准备乘胜追击时,却突然病重,不得不班师回朝。不久后,柴荣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柴荣死后,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后周恭帝。此时,后周政局动荡,人心不稳。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手握重兵,在部下的拥戴下,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即位后,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先后灭掉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但此时,北方的辽朝(契丹改名而来)依然是宋朝的心腹大患,燕云十六州仍在辽朝手中,宋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正是:五代更迭似走马,十国纷争乱如麻。存勖兴唐又覆亡,敬瑭卖国山河垮。郭威改革启新程,柴荣壮志未竟伐。匡胤陈桥得天下,宋辽对峙起新涯。欲知宋辽之间战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