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西晋平吴风云:王浚王浑争功传奇1,主人我错了求你把摄影机关掉,傲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帝看完奏章,心中已然明白,这是王浑嫉妒王浚功劳高过自己,故意上奏诬陷,因此并未怪罪王浚。王浑见武帝没有治王浚的罪,仍不死心,又派人快马加鞭送信给周浚,说王浚烧毁孙皓宫殿,私藏宝物,不上交朝廷,还再次上奏。武帝依旧没有轻信。王浚得知后,连忙再次上表:“臣冒犯君主,罪该万死;忤逆贵臣,更是大祸临头。孙皓正要投降进贡,他的左右就已经开始劫掠财物,放火烧宫,臣赶到后才将火扑灭。周浚先进入孙皓宫殿,王浑先登上孙皓的船只,等臣进去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要是真有宝物,那也早被周浚、王浑拿走了。今年平定东吴,本是天大的喜事,可对臣来说,却反而招来这么多责难啊!”武帝看完这封奏章,还是没有追究。

不久之后,杜预、王浑、王浚等人接受孙吴投降后,整顿军队班师回朝。第二天,众人带着吴主孙皓面见武帝。孙皓拜伏在地,口称臣下。武帝宣他上殿,还赐了绣墩让他坐下,笑着说道:“朕设这个座位,等你好久啦!”孙皓也不甘示弱,回了一句:“臣在南方,也设了这样一个座位,等着陛下您呢!”武帝听了哈哈大笑,随后设宴款待孙皓,封他为归命侯,孙皓的子孙孙瑾被封为中郎将,其他投降的臣僚也都封了官职。丞相张悌为国尽忠而死,武帝也封赏了他的子孙。史臣对此事也有一番评价,赞破虏坚、讨逆策等东吴历代君主的功绩,也批评归命侯孙皓骄横残暴,自取灭亡。

然而,王浑、王浚二人因为伐吴之事结下仇怨,互不相让,都争着抢功,这也导致武帝一直没有封赏各位将领。王浑多次上表弹劾王浚,说他违抗诏令、专擅受降,应该严加惩处。将士们都为武帝出谋划策,劝他不要轻信,因此灭吴的功劳一直没有得到封赏。王浚觉得自己功劳巨大,却被王浑及其党羽打压,心中十分憋屈。每次入朝,他都向武帝哭诉:“臣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被人恶意诬陷,就好像我什么功劳都没有一样。臣并非贪图赏赐,只是希望能借此激励后来的将士们勇于立功啊!”可武帝却不听他的申诉。王浚愤怒不已,一气之下,竟然不辞而别,武帝竟然也宽容了他。第二天,有司上奏说王浚违抗诏令、放纵不羁,应该交给廷尉治罪。武帝没有同意,而是让廷尉刘讼核查二人的功绩。刘讼判定王浑功劳最大,王浚违抗诏令,只能算中等功劳。武帝大怒,认为刘讼执法不公,将他贬为京兆太守。随后,武帝下诏增加贾充和王浑的封邑八千户,进封王浑为公爵,杜预、王戎封为县侯,其他将领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武帝还前往羊祜庙祭拜,封羊祜的夫人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

王浚回到家中,每日都对朝廷心怀不满。他的外亲,益州都护范通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对他说:“将军您的功劳确实很大,但可惜您在对待功劳的态度上,还有不足之处。”王浚赶忙问道:“此话怎讲?还请您详细说说。”范通说道:“将军凯旋之日,若能头戴角巾,回到家中,闭口不谈平吴之事。有人问起,就说:‘这都是圣主的德行,众将士的功劳,我老头子有什么功劳呢?’像这样有颜回不夸耀自己的品德,有龚遂的雅量,谁能比得上您?蔺相如就是这样让廉颇心服口服的,王浑还能有什么话说?又怎么能诬陷您呢?”王浚听后,感慨道:“我当初是因为邓艾的事情,害怕招来灾祸,才不得不为自己辩解。看来我还是心胸不够宽广啊!”从此之后,王浚心中的愤懑渐渐消散。当时的人们也都觉得王浚功劳大却回报少,纷纷为他叹息。博士秦秀上表,为他鸣不平,武帝这才升任王浚为镇东大将军,封杜预为襄阳县侯。王浚这才大喜过望,谢恩归家。杜预也谢恩之后,前往襄阳赴任。

杜预到了襄阳,深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于是勤于讲武练兵,加强戍守防御。别看杜预不会骑马,射箭也射不穿甲胄,可他用兵如神,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比不上他。

这王浚、王浑争功的故事,真是跌宕起伏,让人不禁感叹,功名利禄,最是扰人心智,英雄豪杰,也难免陷入纷争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的铃铛小说无删减全文免费

青水师兄

女人一旦尝到粗硬的心理变化

三大步留点坑

适合晚上看小说的背景颜色

期末测试卷

皮带 屁股打肿 打烂 皮拍子

四月兮

傲娇小少爷每天都挨管家揍类似

青釉疏影

狗奴(人)训练一般叼什么东西呢

咸鱼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