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天地一条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神秘的医者(二),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参悟天地一条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赖汉英的一声咳嗽,惊醒了沉浸在喜悦中的萧有和。他这才发现,两人还尴尬地站在门口。萧有和的脸瞬间涨红,连忙带着歉意的笑容,侧身将赖汉英迎进屋内。
一进屋,赖汉英习惯性地环顾四周。书桌上的山花吸引了他的目光,心中虽诧异,但身为客人,他没有多问。接着,他看到屋子中间那张精致的黄花梨四柱床,床架雕刻着繁复的花卉藤蔓图案,靠墙的巨大衣柜,柜门漆着考究的翡翠绿,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尊贵。
赖汉英暗自揣测,这屋子的主人非富即贵,联系先前萧铁头的话,心中不禁一惊,难道和天京事变有关?可眼前少年不过十六七岁,年龄又对不上。
萧有和注意到赖汉英的目光,看到他盯着床,心里直吐槽前身,一边用袖袍掸去椅子上的灰尘,一边恭敬地请赖汉英坐上主位,还顺手擦了擦桌子,挪动了桌上的山花。
赖汉英推辞再三,在萧有和的恳请下,才略显拘谨地在主位坐下,只坐了半个屁股,生怕失了礼数。
宾主坐定,萧有和叫萧铁头上茶。萧铁头见赖汉英坐了主位,虽不满,但还是瞪了赖汉英一眼后默默退下。赖汉英见这主仆二人的表现,觉得有些奇怪,便端起茶杯,佯装喝水来缓解紧张。
两人枯坐片刻,赖汉英忍不住先开口打破僵局:“不知贵人怎么称呼?”
萧有和这才回过神,笑着说:“不敢托大,我是太平天国幼西王萧有和。”
“不知是幼西王当面,老朽赖汉英失礼了。” 赖汉英说罢,又欲起身。
萧有和按住他:“先生不必如此,这里不分王爷和百姓。” 接着问道,“听闻赖先生医术精湛,救了无数人,不知先生对我的病怎么看?”
赖汉英一听,打开了话匣子:“当日小王爷昏倒,我奉命前去诊脉。您的脉象阴阳俱紧,唇口干燥,这是表邪闭郁之象,可舌上苔滑,却又是虚寒之征,寒热疑似,虚实难辨。”
说着,赖汉英下意识地观察萧有和的面相,心中一惊。之前在天王府为萧有和诊脉时,看他有早夭之相,可如今眉心的死气竟有散去的迹象。
这时,萧有和又问:“依先生看,这病难治吗?先生给我开的什么方子?” 受后世反中医联盟影响,萧有和对中医能否根治伤寒心存疑虑。
赖汉英没有立刻回答,心想:“小王爷脉象古怪,之前那般虚弱,今日却精力充沛,待会一定要再诊一次脉。” 这么想着,便回道:“那日给爷配的药叫‘再造散’,所用草药都是我在天京城外中山上寻得的。”
担心萧有和拒绝把脉,赖汉英索性将方子也一并告知:“这方子出自《伤寒六书》,能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黄芪益气固表,人参大补元气,二者相助,能固表又能鼓邪外出;桂枝、羌活解表散寒,细辛助其力;白芷、川芎能缓解头痛身痛;煨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全方共奏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之功。”
听赖汉英说得头头是道,萧有和信了几分,又问:“这药适用于什么症状?”
赖汉英摸了摸胡须:“适用于素体阳虚又外感风寒之人,症状有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等。” 怕萧有和自行用药,他又叮嘱,“具体用药需医者详细诊断后确定,不可自行用药。”
萧有和听后,信服道:“赖先生真是神医。”
赖汉英受到夸赞,兴致更高:“前几日为爷诊脉,发现小王爷似有暗疾,不如让老朽再为爷把脉看看?”
萧有和本就有求于赖汉英,加之想到中医中药几千年来守护着国人健康,便同意了。
赖汉英伸出三指搭脉,瞬间觉察不对,萧有和的脉象完全是康健之象,脉位适中、脉率平稳、脉力充实、脉体适中、脉形柔和,如同珠子在盘中滚动,充满弹性与流畅性,体现出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赖汉英诊完脉,疑惑道:“再造散即便有效,一般也要五日见效,七日痊愈,可小王爷三日便好,实属罕见。”
萧有和心中一惊,不敢承认是自己的 “主角光环”,也不能说出灵魂夺舍之事,赶忙岔开话题,对赖汉英的医术赞不绝口。赖汉英听了,脸上露出笑容,两人又聊起军中趣事,气氛逐渐轻松起来。
聊着聊着,话题从京城攻守转到太平天国的兴衰。萧有和神色一正,向赖汉英拱手:“赖先生久在军中,可有什么见解能指点我?”
赖汉英坐直身子,拱手还礼,不卑不亢地问:“王爷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萧有和郑重道:“自然是真话!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赖汉英微微抬头,目光凝重:“天国落到如今地步,内部矛盾严重是其一。天王和东王的权力斗争引发天京事变,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苦涩在舌尖散开,“再者,天国的外交政策有误,没能处理好与洋人的关系,招致列强干涉。”
萧有和觉得话题太过沉重,便说:“先生大才,能否介绍下自己?”
赖汉英点头,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萧有和这才重新认识了这位自己认定的首位谋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