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天地一条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幼西王湖州求情,堵王施恩赦士卒,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参悟天地一条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霭沉沉,苍穹似被重墨泼染,凛冽的风如泣如诉,呜咽着穿过荒芜的旷野。萧有和于焦灼中接得幼天王急诏,其心似骤起惊澜,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辞别郭家众人时,目光决绝,似离弦之箭般策马疾驰而去。
这一路,他餐风宿露,未敢有半分停歇,如那逐光的孤影,在漫漫征途中追赶着星辰的脚步。终于,在某一日的黄昏时分,雄伟的湖州城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巨峰,傲然映入他的眼帘。
他勒马驻足,极目远眺。只见那湖州城的城墙,高大且坚实,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横亘在大地之上。城墙上,太平军的旌旗猎猎舞动,似是激昂的战歌在风中奏响。守城的将士们阵列严整,目光如寒星般锐利,坚定地紧握手中的刀枪洋炮,那磅礴的气势,仿若那不可逾越的巍峨山岳。
后来于太平军中效力的英国绅士纳里斯,曾在他的日记里这般记述初逢幼西王的场景:“他身姿修长挺拔,面容俊逸清朗,待麾下士卒亲和友善,从士卒们那满含崇敬的眼神中,便能洞悉他们对其的爱戴与忠诚。”
纳里斯早年于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服役长达十二载,而后远涉重洋,来到神秘的东方古国 —— 中国,并加入了华尔统领的洋枪队。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苏州被太平军攻克后,他未能再度获洋枪队录用。为谋生计,他只得投身于为中国商人护卫船队的营生。1864 年,在一次护送商船队的途中,他不幸被太平军擒获。因其曾有行伍经历且深谙枪炮之术,太平军遂网开一面,留他性命,并委以教导士卒使用先进火器的重任。
此后,纳里斯辗转被送至湖州府,归入堵王黄文金麾下。他凭借出色的军事素养,成为黄文金精心组建的洋枪队指挥官。这支洋枪队战力超群,被黄文金视若心腹亲卫,常年随侍左右,在与清军的鏖战中屡立战功。
萧有和与纳里斯的相遇,充满了机缘巧合,一切都发生在堵王的府邸之中。那日,萧有和在一众亲随的簇拥下踏入湖州城。当他正要迈进城门之际,却见一群被绳索紧缚的太平军士卒正被押解出城。这些士卒,个个形容憔悴,满面尘垢,血污与泥尘混杂在一起,糊满了他们沧桑的脸庞。他们的眼神中满是黯淡与绝望,脚步踉跄,显然是从前线历经九死一生才艰难撤回。然而,他们却被判定为失职之罪,即将遭受严酷的刑罚。
萧有和正欲上前询问详情,身旁的亲随汪白仁突然如疯魔般冲上前去,一把攥住其中一人的手臂,悲声呼喊道:“叔!” 原来,汪白仁认出此人正是自己的亲叔叔。他急忙转身,“扑通” 一声跪倒在萧有和面前,涕泗横流地哀求道:“小王爷,这是我亲叔啊!他向来作战勇猛无畏,此次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从前线撤回,求您发发慈悲,救救他吧!”
萧有和心中猛地一震,看着眼前苦苦哀求的汪白仁,又望向那些被缚的可怜士卒,一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幼天王的急诏犹在耳畔,于情于理他都应即刻前往拜见。然而,这群太平军士卒的性命此刻却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这救与不救之间,着实让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沉思片刻,萧有和蓦地忆起玄逸道长临别时将玉佛交还给他,并言此玉佛日后定有大用。自那以后,他便一直将这玉佛奉为祥瑞之宝。此时,他心中灵光一闪,虽不知此举是否可行,但还是毅然决定带着这玉佛去求堵王黄文金,冀望能挽救这一队太平军士卒的性命。
怀揣着几分敬畏与忐忑,萧有和迈入那宽敞而庄严肃穆的议事厅。厅中,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宛如神秘的精灵在暗夜中穿梭。正前方,堵王黄文金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形高大挺拔,即便端坐于椅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之气仍如汹涌的潮水般扑面而来。他面容刚毅冷峻,轮廓如刀削斧凿般分明,剑眉下一双眼眸炯炯有神,似蕴藏着无尽的智谋与果敢。
萧有和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声音清朗而沉稳地说道:“堵王在上,小王萧有和这厢有礼。” 黄文金微微颔首,声音洪亮如钟地回应道:“免礼。” 萧有和直起身来,目光审慎地打量着堵王,心中暗自思忖这位在太平天国末期举足轻重之人的传奇生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