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天地一条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湘军裁军:朝堂风云,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参悟天地一条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暂且放下箫有和这里参禅悟道不提,回到曾家两兄弟书房谈话后的第二天,李鸿章再次来访。
天京城,满城将军府,华灯初上,雕梁画栋间灯火辉煌。大厅内,一场盛大的酒筵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酒香与佳肴的香气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然而,在这热闹的表象之下,众人的交谈难免会涉及朝堂上那些波谲云诡的动静。
李鸿章轻轻放下手中精致的酒杯,杯中的琼浆微微荡漾,他的目光缓缓转向曾国藩,神色间带着几分关切与敬重,语气也格外温和:“近日朝堂上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左宗棠弹劾老师您,不知恩师可有应对之策?” 这声音不大,却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曾国荃听闻李鸿章的话,手中的动作一顿,原本满是笑意的脸上闪过一丝紧张,他忙看向自家哥哥,眼中带着些许愧疚与不安,仿佛在为自己无意间牵扯出的这场风波而自责。
曾国藩却不慌不忙,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左宗棠弹劾得好,弹劾得妙啊!”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曾国荃一时不知道自己兄长在卖的什么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疑惑,活像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什么好,怎么妙,兄长,少荃,你们打的什么哑谜?”
曾国藩笑而不语,目光却转向李鸿章,那眼神里仿佛藏着一把尺子,在暗暗考校着他。
李鸿章心领神会,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朝着曾国藩恭敬地拱了拱手,道:“沅甫兄切莫心急,且听我细细道来,恩师也帮着参详参详。” 见曾国藩微微点头示意,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沅甫兄这场功劳,简直称得上是泼天的大功。然而,您可曾想过,功高震主,自古以来便是为官者的大忌。”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见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便继续道:“此时,恩师麾下悍将如云,个个勇猛善战,手中可战之兵多达十数万,这等强大的势力,叫朝廷如何能心安呢?”
曾国荃一听,急忙辩解道:“我兄弟俩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无半点异心!”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向众人宣誓着自己的忠诚。
李鸿章却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话虽如此,可古往今来,谁能担保不会发生像明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样的事情呢?”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让曾国荃听后不禁有些垂头丧气,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李鸿章见状,又连忙安慰道:“沅甫兄莫急,左宗棠这一参劾,看似是一场危机,实则反倒给了老师一个绝佳的机会。”
曾国荃一听有转机,立刻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少荃兄休要卖关子了,某是个粗人,实在受不得这般心急。”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焦急,显然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个所谓的 “机会” 究竟是什么。
李鸿章再次朝他拱手示意,然后望向曾国藩,自信满满地说道:“想必老师已经胸有成竹,心有成算了。”
曾国藩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曾国荃,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就是我前次叫你准备裁撤士卒的原由啊。”
“恩师这是下了一步丢卒保车的妙棋啊!主动向朝廷示好,消除其戒心。” 李鸿章在一旁补充道,眼中满是对曾国藩的钦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