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台上一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许老弟,带着我,爸爸汆肉的日常,三尺台上一书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饶北县】
2014 年 8 月 18 日,当夜幕还未完全褪去,黎明的曙光刚刚崭露头角之时,台风“碧绿斯”便如一头凶猛的巨兽,携着狂风暴雨,气势汹汹地从凌晨开始登陆,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面袭击了饶北县。
“快快快!赶紧加派人手,你们身边有多少人?通通都给我叫过来,鳗鱼场这边出事儿了!”
台风碧绿斯还没来之前,刘漕河刚刚拒绝了宇文衍的求购邀约,那时候他嘴里碎碎念,脸上多少挂着一些嘲讽式的表情。
但这个超强的台风确实出乎刘漕河的意料,原本在他看来,固若金汤的鳗鱼养殖场,在凌晨的时候,承受不住了。出现了决堤的迹象,一旦有缺口,就有些不堪设想。
这时候,刘漕河正组织人手在加固堤防,试图扭转败局。因为他知道,鳗鱼场的堤坝一旦防护不住,那他必然是万劫不复。
刘漕河的弟弟刘漕江回应道:“大哥,能叫的人都叫上了,这样的雨势,如果再不停歇的话,不仅仅养殖场会出事,我们叫出去的,这些人也一样有危险。”
刘漕河显然心情已经差到了极点,暴怒道:“如果这一次养殖场出事,我一辈子的心血就毁于一旦,一切都没了。所以不管如何,一定要保住堤坝。否则的话,我们刘家就完了。”
“刚刚马家楼来过电话了,他再一次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人撤下来,否则,一切后果要由你来承担。”
“我承担就我承担,如果这一次养殖场出问题,我也一样完蛋!赶紧派人过去,有多少人都叫上。别婆婆妈妈的!”
刘漕河这个时候也准备穿上渔护服,他也要到现场去做镇指挥。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却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发生这档子事。
“风大雨大,你就让他们去就好,你又何必去受这样的罪。”
刘漕河的妻子许婕桐说着,尽管知道拦不住,但嘴上还是说着。
“养了一辈子的鱼,到头来,被一场台风给收了!之前还有人说堤坝有问题,我一直都没重视,一般的台风和暴雨是扛得住的,没想到这一次来的这么猛。”
刘漕河有些懊恼,接着说道:“要知道这个台风这么凶险,40一斤就全出给宇文衍那个傻冒了!”
刘漕河嘴里尽管是这么说的,但这个时候它确实是真的后悔了。40一斤出货,他至少有两亿的盈利。就算这一次台风,会把他其他的鱼苗的损失都补上。
如今,刘漕河即将面临血本无归,他这一批鳗鱼如果以40出货的话,至少能有6亿左右的资金回笼。那无疑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是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机遇,刘漕河选择囤货。他坚信这一次的鳗鱼价格会飙升到60或是更高。
只可惜,这场突如其来的台风,不仅给广袤的广省带来了呼啸不止的狂风,更带来了倾盆而下、异常充沛的雨量。
一时间,许多城市仿佛被卷入了一场雨的狂欢之中,那密集的雨点如珠帘般洒落大地,使得这些城市在这个清晨罕见地达到了降雨量的历史峰值。
而饶北县首当其冲,更是瞬间成了重灾区。刘漕河的养殖场好巧不巧的出现问题,在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麻烦。
这一次,刘漕河慌了!
刘莉莉听到家里客厅传来的声音,走过来看看,说着:“爸!妈!这么晚了,不睡觉?你们不想睡,我还想睡呢!”
“你赶紧去睡吧?爸妈还有点事!”
“好!那我就继续睡觉了!爸,妈,晚安!”
刘莉莉一脸疲惫的重新走回房间里,但她可能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后,他们刘家就要经历一场灭顶之灾。可怕程度不亚于当年许氏纸板厂的那一场大火。
【广市北京路】
窗外风雨交加,风声咆哮,雨声喧嚣,这般恶劣的天气状况令众多原本计划出门游玩、享用美食或是尽情购物的人们纷纷望而却步,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宅在家中,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
宇文华看着许振峰,说着:“当年你在学校的那些事儿,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你说说,这个世界还真有浪子回头,你说变就变!”
许振峰回应道:“有没有可能是这样,我本来就是很厉害的,韬光养晦了十几年呢?!”
宇文华始终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说着:“或许,也只有这么解释了。要不然怎么都想不通……绝对是不可能的!以前你是几千几百的输钱,没想到,现在是几亿,几十亿的赢钱。”
许振峰随口说着:“牛市,一切皆有可能!实际上就算是你的话,胆子足够大,能做得比我好!”
“我就没有见过哪一个人敢像你这么玩的,就算是我们家族里头的其他人,也没有人敢这么干。”
宇文华始终带着好奇的表情。
与此同时,振峰投资公司没有因为台风的来袭而停止运转。
公司里的员工们依旧坚守岗位,照常上班工作,整个办公区域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不过,身为公司的老板,许振峰倒是颇为潇洒自在,在这个台风肆虐的早晨,他并没有出现在公司里。
相比之下,位于饶北县城的许氏纸板厂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由于受到台风的严重影响,许氏纸板厂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开展生产活动,纸板箱的制造被迫中断。
幸好许振峰深谋远虑,作为年轻的老板,当初大量囤货的时候,还被别人嘲笑,人傻钱多,做的都是蠢事。
但如今看来,许振峰当初大量囤货,找代加工确实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提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许振峰的安排,始终让许氏纸板厂储备三天用量的货物,台风来临之前,许振峰还让马明宇加大出货量,将纸板箱及时送到了各个客户手中,从而成功避免了可能因供货延误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