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可乐的菜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书生悬梁读死卷 樵夫观星知天时,竹杖奇缘录,爱喝可乐的菜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墨听得面色如土,扑通跪下,连连叩首:\"小生愚昧,只想着光宗耀祖,却险些铸成大错!还望仙长指点迷津,何为真正的读书之道?\"
蔡佳轩望向窗外星空,竹杖轻点地面,竟在地上映出二十八宿星图:\"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读书如观星,需辨明主次,洞察本质。昔者孔子韦编三绝,为的是悟'礼'之根本;庄子观鱼濠上,为的是明'道'之逍遥。你只知死记硬背,却不思书中真意,与盲人摸象何异?\"
木青亦接口道:\"某虽为樵夫,每日砍柴之余,观星象知晴雨,察草木知春秋。天地本是大书,星辰运行、四时更替,皆藏大道。若能领悟此中真意,又何须困于竹简之间?\"
沈墨茫然道:\"然则小生寒窗十载,难道尽是徒劳?\"
王嘉馨温言劝慰:\"非是徒劳,只是用错了心。你看那樵夫兄弟,目不识丁却能知天时;你饱读诗书却迷于表象。智与愚,不在学识多寡,而在是否明心见性。若能放下执念,以书为舟,渡向明理之岸,方是正途。\"
言罢,蔡佳轩竹杖轻挥,一道青光注入沈墨眉心,助他驱除体内残留的邪祟之气。沈墨但觉灵台清明,多年来淤积的烦闷一扫而空,再看案上典籍,只觉墨香清正,并无半分诡异。他望着窗外璀璨星河,忽然泪如雨下:\"多谢仙长点化,小生今日方知,自己一直读的是'死卷',却忘了天地间还有'活书'。\"
次日清晨,沈墨焚了邪祟符箓,背着书箱辞别草庐。临行前,他将多年批注的典籍留在案上,只带了一本《道德经》和木青送的《天文星象简说》。路过竹溪时,他见木青正在溪边洗砚,水中倒映着晨星残辉,忽然领悟般长揖及地:\"木兄观星知天时,小弟今日方知,真正的智慧,不在纸上,而在天地之间。\"
木青笑着摇头:\"观星知天时,读书明人事,二者本无高下。只是世人常以'有用' '无用'分判,却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远处,蔡佳轩与王嘉馨并肩而立,望着沈墨渐行渐远的背影,王嘉馨轻声道:\"郎君可还记得,当年在广寒门拾簪花时,世人亦笑你我为'无用'之恋?\"
蔡佳轩握住她的手,眼中泛起柔光:\"世人笑我愚,我笑世人迷。若能如这竹溪流水,虽遇巨石阻挡,却始终流向大海,便是真智。\"
话音未落,东南方忽然传来隐隐战鼓之声,正是隋文帝调兵遣将,准备渡江伐陈。蔡佳轩抬首观星,见紫微星芒大盛,扫帚星却已黯淡无光,知人间朝代更替,亦是天道循环之一。他轻抚竹杖,叹道:\"愚者迷于表象,智者察于先机,然天道无常,又岂是人智所能尽知?唯有心怀悲悯,顺应自然,方不负这一身修为。\"
王嘉馨点头笑道:\"正是如此。且看那书生与樵夫,一个从'死卷'中求生,一个于'活书'中悟道,终究都是人间过客。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这沧海桑田中,守住一点真心罢了。\"
晨雾渐散,竹溪谷中传来阵阵樵歌,与远处的战鼓声遥相呼应,宛如一曲愚智相生的天道长歌。蔡佳轩与王嘉馨相视一笑,携手踏月而去,白衫广袖间,尽是对人间百态的悲悯与超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