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辱我苏氏门风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不辱我苏氏门风,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靖最后大彻大悟,领悟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真谛。他散尽家财组织义军,结果却被朝廷坑害,差点中埋伏丧命,最后心灰意冷,选择与黄蓉隐居桃花岛。
苏如鹤、苏爽打听着大结局,李佑笑而不答,一路回到苏氏大宅。
刚进忠勤院,奴仆们便纷纷喊道:“佑哥儿安好,爽哥儿安好。”
李佑一路微笑回礼,苏爽则心安理得接受问候。
柳夫人听到动静,热情洋溢地迎出来:“哎哟,佑哥儿回来啦,快进屋喝口茶。”
李佑微笑道:“不必了,多谢夫人盛情。”
柳夫人又道:“爽儿,还不请佑哥儿进屋坐坐。”
“哥哥,进来吧,到我家喝盏茶。”苏爽赶忙说道。
“我回屋写小说。”李佑婉拒道。
人失意时,仿佛满世界都是恶人。
人得意时,似乎全天下都是好人。
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不过如此。
李佑得到大少爷赏识,李萱又在内院做了丫头,兄妹俩的地位直线上升。
原本趾高气昂、对李佑怀有恶意的柳夫人,如今态度截然相反。每次李佑回到颖上苏宅,柳夫人都笑脸相迎,有事没事各种献殷勤。
回到房中,李佑继续写小说,正写到郭靖组建的义军,被奸臣出卖而中埋伏。
其中借鉴了乾符三年的勤王故事,郭靖麾下的义军,三天换防三个地方,一粒军粮都没领到……
一章还没写完,苏如鹤就差苏爽过来,反复催促了好几趟。
翌日,郑氏回娘家探亲。
实则是拜托娘家人,为大女儿寻觅夫婿。
苏如兰确实不好嫁,她已十七岁,且未婚夫亡故,正经大户人家大多不太乐意。
郑氏前脚刚走,苏如婉就被苏家老爷子唤去。
来到主厅。
苏如兰跪地磕头:“孙女儿给祖父请安,给祖母请安。”
老太太似乎心中有愧,闭眼不语,只是拨弄着手中念珠,嘴里不停低声念诵佛经。
老爷子苏元礼,年近古稀,此刻面无表情:“起来吧。”
苏如兰端正站好:“不知祖父祖母,唤孙女儿来有何教诲?”
苏元礼绕着圈子问:“你那夫婿,过世一年零两个月了吧?”
“是的。”苏如兰回答。
苏元礼又道:“你父亲回来这三个月,一直忙着给你另找婆家。他爱女心切,我能理解,但也得顾及苏家的名声。既已换了庚帖,又约定了婚期,你便算是婆家的人。夫婿死了,还一直住在娘家,像什么话?”
苏如兰脸色煞白,咬着嘴唇说:“孙女儿去过那边,公公婆婆都让我回来,还让我另择夫婿改嫁。”
“那是你公婆仁义,不忍见你年轻守寡,”苏元礼说道,“但我堂堂颖上苏氏,嫁出去的女儿,一直留在娘家,成何体统!”
苏如兰已然明白祖父的意思,可她不想死,流着泪说:“孙女儿这就找个女道观,束发做道姑去。”
“胡闹!”
苏元礼顿时大怒,拄着拐杖站起身:“我苏氏之女,没有做道姑的,简直有辱门风!”
苏如兰望向老太太:“祖母也想让孙女儿去死吗?”
老太太浑身一颤,双眼紧闭,连连念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孙女儿告退。”苏如兰含泪微笑。
若嫁过去再守寡,那便是婆家的事,是否殉节都与苏氏无关。
可未婚夫死了,婆家又不收,这就成了苏家的麻烦!
能赶紧再嫁还好,若一直嫁不出去,那就得永远在娘家孀居。这必然遭人耻笑,乡里乡亲定会议论:“你瞧苏家那大女儿,死了丈夫也不孝顺公婆,一直赖在娘家等着改嫁呢。一点家教都没有,哪懂什么贞节,就是个不安分的荡妇!”
眼见孙女即将迈出房门,苏元礼沉声道:“你好自为之,莫要辱没了祖宗!”
苏如兰身形一滞,脚步踉跄,泪如雨下。
一路回到自己房中,丫鬟惜月见她脸色难看,忍不住问:“小姐是身子不舒服,来月事了吗?我让人煮红糖姜汤。”
“不必。”苏如兰茫然坐下。
惜月不敢多问,只在一旁静静候着。
不知过了多久,苏如兰偷偷擦干眼泪,对丫鬟说:“去弄一碗红糖姜汤来。”
“哦。”惜月小跑着出去。
苏如兰起身打开衣柜,找出一匹原本打算做衣服的绫子。
试了好几次,红绫终于穿过房梁,再牢牢打成死结。
苏如兰将脖子套在上面,心中恐惧万分,犹豫再三,终于踢翻凳子。
惜月吩咐婆子煮红糖姜汤,半路碰到内院的丫鬟,便偷懒闲聊了一阵。她慢悠悠踱步回来,猛见屋里吊着一人,吓得连忙冲进去抱住。
“咳咳咳!”
苏如兰疯狂咳嗽,险些窒息。
惜月抱着苏如兰不敢松手,惊恐大喊:“来人呐,小姐寻短见啦!来人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