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传播,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情就是如此,给科考范文集作序,知名文人随便写一篇,就能有一二百贯稿费。

李佑耗费三年时间,精心写出《射雕英雄传》,却被书商认为只值几十贯稿费——这还是书商觉得他的小说会畅销的情况。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一百贯成交,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

李佑一次性获得一百贯,其余的他就不管了,作者署名随便叫什么都行。

写小说这事儿,在士子眼中只会惹人耻笑,没法用来扬名。

《游仙窟》流传颇广,可谁写的都不清楚。甚至,根本没有作者署名,只备注“某某某编辑”,估计多年以后还得猜测真实作者。

刘裕封来三十贯定金,还请李佑吃一顿酒。

免费的晚餐,不吃白不吃,李佑把苏爽、苏瑜也叫上桌。

推杯换盏之间,李佑指着杂志问:“这《格位论》,光复兄怎么看?”

刘裕避而不谈,笑道:“我只管赚钱,早就不研究学问。”

“阁下是来颍上进货的?”李佑问道。

“买几船纸回去。”刘裕回答。

大唐产纸之地众多,长安周边就有。刘裕舍近求远,是因为颍上纸品类齐全,价格还相对便宜佷多。

大唐的贸易运输,若能全程走水路装船,最大的成本就是关卡税费。

但是,笔墨纸砚和书本,可以免收税费!

即便地方豪强私自设卡,也不敢对文化用品下手,这玩意儿容易引发民愤。

李佑又敲着杂志说:“王通先生,已经去世好些年,恐怕没人相信《射雕英雄传》是其遗作。若把《格位论》,印在小说的扉页,岂不是更能让人相信?”

“对啊!”

刘裕心领神会,高兴道:“此法甚妙。来,我敬贤弟一杯!”

一顿饭吃完,两人约好明日抄稿。

稿子不能让刘裕带走,李佑自己还要用呢。只能请人抄写,抄完了再结稿费尾款。

至于抄书之人,李佑推荐了刘子仁、林渊,也算帮他们赚点外快。

李佑拿出两两贯铜钱,对苏爽、苏瑜说:“你们推销旬刊,这几日辛苦得很,且拿去分了买酒吃。”

“多谢哥哥!”

二人大喜,感觉跟着李佑更有盼头。

李佑也很高兴,总算是发财了,这可是一笔巨款。

翌日,刘裕来到书院,请林渊、刘子仁抄稿。

他急着要稿子,干脆苏瑜、苏爽也加入,四个人一起抄速度更快。

中午休息,林渊和刘子仁,结伴前来致谢。

李佑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有好处自然想着你们,莫要再说那么多客气话。”

“大恩不言谢,今后必有回报。”刘子仁拱手道。

林渊则不再说话,他愈发内向沉默,什么事情都记在心里,不会轻易说出来招惹是非。

如今抄书之人已不像从前那么多,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虽然还比不上活字印刷便捷,但也让抄书业务减少许多——偏僻州县除外。

普通书籍,书铺里就能买到,而且价钱便宜。

真正价格昂贵的书,有需求的人又很少,帮人抄书赚钱纯属碰运气。

不知何时,苏元德突然冒出来,低声说道:“陈立德走了,我见他一脸怨恨,恐怕会到处诋毁你。”

“敢提出格位论,我就不怕人诋毁,”李佑跟苏元德勾肩搭背,“不过,还是多谢提醒,最近学得怎样了?”

苏元德说:“已在学习本经,两年后看看能不能考秀才。”

“与君共勉。”李佑笑道。

却说那书院老师陈立德,在辩会被搞得颜面扫地,没脸留在清风书院教书。

这货领了束修,立即卷铺盖离开。

他远远跑去石塘镇,投奔年轻时的同窗,在石塘祝家的私塾谋得一份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年代:重生61,我靠赶山逆袭东北猎王

铁心

星穹断刃录

喜欢苟树的李狂生

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

不弃九一

穿越了?第一天就无敌!

白狙

黑道:血狱江湖

野花不如家花香

快穿:精分宿主有个白月光

山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