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监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太监,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哈,收了钱就得办事。”李佑不禁笑道。
铁脚会早已从最初的苦力工会,彻底沦为混混组织。街面上的小摊贩,说是加入铁脚会,实则是给混混们交保护费。
平日里收保护费收得轻松惬意,现在自然得有所表示。
李佑问道:“大掌柜呢?”
绘彩回答道:“去镇口开会了,商量怎么应对那些税吏。”
傍晚时分,大掌柜苏喜回来了,一进门便急忙吩咐:“准备棍棒,店里的伙计们,明天一起上街!”
“喜叔,这是要做什么?”李佑问道。
苏喜把李佑拉到角落,低声说道:“上面的老爷们已经在各乡镇串联好了,明天一起上街抗税,把那些税吏全都赶回县城去!”
这倒有点意思。
第二天上午,整个管仲镇都行动起来,无论是摊贩还是酒楼伙计,每人都手持一根棍棒。
铁脚会充当抗税的主力,待税吏下船之后,立刻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税吏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依旧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一直走到摊位前才停下脚步。
小摊贩们手提棍棒,沉默不语。
其他商贩也都停下生意,纷纷拿出棍棒。
“你……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税吏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吓得转身就想逃跑,却被身后的铁脚会成员堵住了退路。
“打!”众人齐声呐喊,一拥而上,对税吏们拳打脚踢,税吏们顿时哭爹喊娘,渐渐的,惨叫声也越来越微弱。
当场就有两个税吏被打死,其余的也都不同程度受伤。
李佑目睹了整个过程,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定义这场行动。
士绅们暗中串联,商贾们在背后指挥,工会成员、摊贩、伙计纷纷亲自上阵。
这算是暴力抗法吗?
可问题是,此次增税真的合法吗?
即便连续两次提高门摊税,整个颍上县的税务总额,也不过区区四百贯铜钱,圣上增税的本意其实并未增收太多。
但到了宦官手中,实际征收的税额却高达一万多贯,县令、文吏、皂吏们也趁机捞钱,全县的门摊税竟接近二万贯。
全县士绅联合起来,一起暴力抗税,把县令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但那宦官却毫无惧色,亲自带着家丁,气势汹汹地直奔汝阴苏氏祖宅。
宦官手持皮鞭,指着苏元真说道:“颍上一县,管仲镇最为富庶,全年门摊税提至二千一百贯。你是苏氏族长,给你半个月时间,若征收不齐,我就直接来苏家要铜子!”
“咳咳咳咳!”
苏元真被气得连声咳嗽,虚弱无力地说道:“公公明鉴,老朽体弱多病,且久居汝阴,实在是管不了颖上管仲镇那边的事。还请公公……”
“抬进来!”宦官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的话。
宦官带来的家丁,都是在本县招募的混混。这些混混狐假虎威,竟抬进来一口薄皮棺材。
苏元真吓得脸色惨白,面无人色。
“半月之后,若门摊税还收不齐,你就自己躺进去吧!”宦官扔下这句话后,便扬长而去。
苏元真气得直跺脚:“岂有此理,简直欺人太甚!”
士绅们赶忙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却始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只能决定去求见河南道观察使和巡按御史,希望他们能主持公道。
然而,那些巡按御史,本就是圣上亲自提拔的,又怎会去管这征税宦官的闲事?
河南道观察使已经换成了李适之,这人倒是有些能力。但如今朝中局势复杂,他不敢轻易得罪宦官,一心忙着修缮洛阳城的宫殿楼阁,顺便从中捞些银子。
这一番短暂的较量,宦官占了上风。
各家只能凑银子交税,二千一百贯而已,对于士绅们来说,倒也拿得出来。更何况,小摊贩们也得分摊一部分,如此一来,每家每户分摊到的数额倒也不算多。
但是,明年要是继续增税该怎么办?宦官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县令和皂吏们也都在一旁虎视眈眈!
这还仅仅是门摊税,他们的茶厂、造纸厂……哪一个行业不在增加工税?
没办法,只能将这些负担转嫁给工人和农民!
工人的工资,整体下降;佃户的田租,整体上升。
就连家奴们的月钱,也跟着减少,社会底层到处都弥漫着不满的情绪。
临近年关,那宦官竟在颍上私自设立四道关卡。
一道设在颍河镇,一道设在石塘镇,一道设在汝阴镇,一道设在上蔡镇,将颍上县的几条主要商业水道全部封锁。
宦官不敢对纸张(文化用品)收税,便另立名目收取“坐舱税”,但凡过往船只,都得交钱。
如此一来,外地客商也叫苦不迭,却又只能硬着头皮交钱。同时,一边提高商品价格,一边压榨船工的工钱。
船工们本就辛苦,这下更是怨声载道,船会内部的怨恨也在逐渐加深。
李佑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只盼着那宦官再闹出些更大的动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