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轻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耶律延禧,傲视始于宋,沉静轻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头鱼宴”是指开春后第一次大规模捕捞鱼类的宴席,根据捕捞的规模和大小,就可以预示着未来一年的丰收情况。
辽国举办的“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以及“冬捺钵”都是为了让皇帝巡查领地,好了解麾下百姓的四季丰收和疾苦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国家策略和应对措施,务必不让麾下百姓饿死一人,并不是像很多无良学者描写的那样,是因为玩乐。
历史上的许多亡国之君并不是史书所写的那样,什么昏庸无道、荒淫无度、横征暴敛等等,诸如商纣王、隋炀帝这两位,被史书一路黑到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有人为他们正名?
国恒以弱亡,而以强亡的君主,恐怕只有商纣王和隋炀帝了。
眼前的耶律延禧给李煜的感觉并不是一个沉迷于游玩的人,在他的眉宇间,李煜感觉到了担忧。
结合李煜之前从耶律纠里和耶律骨欲这边听到的关于耶律延禧的话,李煜淡淡一笑,询问道:
“陛下,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你眉头紧锁?可否告知?我们可以一起商议一下,或许我们能够给陛下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呢?”
站在民族立场,李煜自然不希望周边国家强大起来,尤其是辽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可站在情感的立场,李煜帮助耶律延禧,也是在帮助耶律纠里和耶律骨欲。无奈,谁让耶律延禧既是自己的内侄又是自己的岳丈呢?
耶律骨欲撒娇的说道:“对啊 父皇,煜哥哥有一颗慈悲心肠,为了六谷部的百姓,他不惜往返数千里呢。”
耶律延禧迟疑了一下,说道:
“不瞒你说,根据这次“春捺钵”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年份可能不会太好。现在已经开春了,可寒冷天气依然不减,各地都有奏报,百姓生活困难,甚至还有冻死人的情况。”
北地就是这样,如果天气极寒,那对北地的百姓就意味着灭顶之灾。因为,极寒的天气会造成生物的大批量死亡,如牛、马、羊这些,这些都是北地百姓最重要的生存物资,失去了就有可能代表着死亡。
天气属于自然灾害,李煜也控制不了,略微思虑,建议道:
“不如派人去宋朝采购粮食?”
耶律延禧听完,颇为尴尬的说:
“小批量的粮食无济于事,大批量的粮食,宋朝不会允许运出来的。”
“唉,不知道会饿死多少百姓?”
李煜无奈的尴尬一笑,这事情事关重大,关系着国与国之间的战略较量,偏偏李煜又是汉人,不好明目张胆的帮助辽国。
如果不是利益使然,李煜也不会去吐蕃,吐蕃的百姓死不死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现在放在辽国,情况也是一样的,除非辽国归入宋朝版图。
耶律延禧知道李煜的身份敏感,见李煜不说话,心里也不怪他。
还微微一笑,安慰着:
“李公子放心,朕会竭尽所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
随后,耶律延禧看向耶律纠里和耶律骨欲,笑着说:
“姑姑,骨欲,你们先带李公子他们去走走吧,朕这边还要处理政务,待晚上“头鱼宴”的时候,朕再好好招呼李公子。”
闻言,耶律纠里和耶律骨欲也不多留,跟着李煜一起出了行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