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粮食革命(现代农学落地)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粮食革命(现代农学落地),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日正午,实验田里传来惊呼:原本蔫黄的豆苗已重新挺立,根部的噬根虫被瓢虫啃食殆尽,露出健康的白色根瘤。赵老汉扒开泥土,看着密密麻麻的根瘤,忽然磕头如捣蒜:“陛下真是活神仙!这、这地之精魄竟真能生出来!”
李岩趁机举起一株双穗小麦,那是他用温室控温技术培育的改良种:“此乃‘嘉禾’,上天见朕爱民如子,特赐祥瑞!”人群中立刻响起“陛下万岁”的呼声,却没人注意到,他袖中的温度计显示着精确的25c——这是小麦抽穗的最佳温度。
当晚,方士卢生奉密旨散布谣言:“昨夜观星,见农宿大放异彩,有青气直冲天庭,乃陛下亲耕所致!”李岩听着蒙恬的汇报,望着案头的《泛胜之书》残卷,忽然轻笑:“告诉卢生,明日再加码——就说‘嘉禾生于籍田,乃六国将平之兆’。”
蒙恬皱眉:“陛下,这谣言虽能稳民心,但终究……”
“终究如何?”李岩反问,“当年商君徙木立信,靠的是实利;朕今日既要实利,也要虚声。待粮食堆满常平仓,百姓只会记得朕的好,哪还管谣言从何而来?”
旬日后,常平仓的仓门首次打开。李岩站在仓顶,看着吏员们用他改良的“木格防潮法”搬运粮食——底层垫着炭渣,中层用木板分格,顶层覆盖浸过石灰水的麻布。蒙恬递来账本,声音里带着震撼:“陛下,按您的法子,仓储损耗竟从三成降至半成!”
“这算什么。”李岩指着远处的温室群,“明年开春,朕要让关中百姓都种上‘冬小麦’,三季轮作,亩产翻倍。”他忽然压低声音,“另外,派心腹去苍梧郡,收购一种叫‘占城稻’的种籽——那才是真正的‘粮食革命’。”
蒙恬领命而去,李岩却在仓顶停留许久。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出他眼中的复杂神色——他清楚,这场粮食革命不仅是农学的胜利,更是一场舆论与人心的博弈。当百姓们捧着饱满的麦穗欢呼“祥瑞”时,旧贵族们在暗处握紧了拳头,而那个神秘的玄鸟组织,想必也注意到了这个“能让土地生金”的皇帝。
深夜,李岩回到温室,却发现门扉虚掩。烛火下,一个身着黑衣的身影正在查看他的育种笔记,腰间悬挂的玄鸟玉佩泛着幽光。
“你是谁?”李岩冷声质问,手按腰间的机关袖箭。
黑衣人转身,露出半张脸,左眼角的疤痕在火光下格外醒目——正是上次行刺失败的刺客同门!对方抬手掷出一枚玉简,便跃窗而去。
玉简上刻着一行小字:“藤甲未解,又种嘉禾,阁下果然要搅乱这局棋?”李岩握着玉简,忽然想起腹?提到的“天人裂隙”传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个组织,不仅知晓他的穿越身份,竟还能预测他的行动!
窗外,七星瓢虫在夜风中振翅,温室里的小麦苗在炭火的温暖中轻轻摇曳。李岩望着玉简上的“局棋”二字,忽然轻笑出声——既然你们要玩棋,那朕就做这执棋人,看看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
这一夜,咸阳城的童谣又变了:“皇帝种田手一挥,豆麦同垄金穗垂;常平仓里粮成山,玄鸟飞过不敢啼!”当更夫敲过五更时,李岩在育种笔记上写下新的计划,旁边画着一株双穗小麦,麦穗上方赫然是一个齿轮与耒耜交织的图案——那是他心中“科技与农学共振”的图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