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粟米危机(农学反杀旧贵族)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粟米危机(农学反杀旧贵族),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米市的粟米价格突破三十钱一石时,李岩正在试验田给大豆苗松土。景监站在田埂上,看着秦王沾满泥土的衣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楚系贵族早已买通司农寺官吏,将关中七郡的常平仓库存虚报三成,如今就算李岩想开仓放粮,也拿不出足够的粟米。
\"王上还在摆弄这些草芥?\"景监故意提高声音,身后跟着的数十家仆立刻散开,将田垄围得水泄不通,\"城外饥民已经开始啃树皮了,再不开仓,怕是要出乱子啊。\"
李岩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汗,指尖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景卿可知,为何寡人要在粟米行间种大豆?\"他抓起一株大豆苗,根部的根瘤清晰可见,\"因为这东西能让土地变肥,就算连年耕种,地力也不会枯竭。\"
围观的百姓发出窃窃私语。景监皱起眉头,他当然知道\"粪种法\",但眼前这种黄豆比寻常品种大上一倍,根瘤更是密密麻麻,分明不是秦国本土作物。
\"别跟他废话!\"嬴傒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这位老宗室拄着铁杖,杖头雕着嬴氏祖龙纹,\"今日若不开仓,我们就去太庙请先王遗训!\"百姓们骚动起来,有人开始喊\"开仓放粮\",但更多人盯着李岩手中的大豆苗,眼神中带着疑惑。
\"好,既然诸位想看常平仓,那就随寡人去。\"李岩拍拍手,田垄尽头的牛车突然掀开苇席,露出满满一车金黄色的粟种。景监瞳孔骤缩——那粟粒比寻常品种至少大两圈,外壳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分明是传说中的\"神农金粟\"!
\"这...这不可能!\"司农寺丞踉跄着后退,他清楚记得上个月清点库存时,常平仓里还是清一色的旧粟。李岩瞥了他一眼,目光如刀:\"你以为虚报库存就能难倒寡人?早在三个月前,寡人就命人在郑国渠下游试种新粟,亩产五石,比旧粟高三倍。\"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五石亩产意味着什么?寻常农户种十亩地,就能养活全家还能结余,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仙种!嬴傒的铁杖\"当啷\"落地,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曾有商队看见秦王微服出巡,在田间待了整整三日——原来那时就在播种新粟!
\"景卿不是想看开仓么?\"李岩挥挥手,远处传来隆隆车声,上百辆满载粟种的牛车缓缓驶来,\"不过寡人不卖粟米,只卖种子。但凡百姓愿意试种的,今日可半价领种,秋后还粮时,新粟旧粟各算一半。\"
景监只觉眼前一黑。若让百姓拿到新种,楚系贵族囤积的旧粟将一文不值!他突然指向李岩手中的大豆苗:\"此等奇种必是妖物!当年商君明令禁止私相授田,王上这是要违背秦法吗?\"
\"秦法?\"李岩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竹简,\"这是昨日廷尉府修订的《农爵令》:凡农户每亩增产一石,赐爵一级。景卿若觉得此法有问题,不妨去廷尉府领二十廷杖。\"景监脸色铁青,他这才想起,三天前李岩突然召集博士官重订律法,原来早就布好了局。
就在这时,人群中挤进来一个老农:\"王上!小人愿意试种!\"他扑通跪地,露出补丁摞补丁的裤腿,\"去年遭了蝗灾,小人欠了景府五石粟,如今全家都在喝西北风!\"李岩伸手扶起他,从牛车中捧出一捧新粟:\"你拿三斗种籽去,按寡人说的法子种,半个月后若不出苗,寡人赔你十石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