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粟种争霸(粮食战争)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粟种争霸(粮食战争),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釜底抽薪
隆冬时节,山东六国突然封锁粟米出口,想逼大秦低头。嬴傒在朝堂上冷笑:“陛下,如今唯有开仓放粮,才能稳民心……”
“放粮?”李岩甩袖打开国库,百工署特制的青铜粮仓里,新粟堆成金山,每袋都贴着“秦粟一号·三年陈”的标签,“去年秋收,朕悄悄囤了五百万石新粟,足够支撑到春耕——”他忽然指向嬴傒,“叔父的封地,今年麦田减产五成,不如用粟米抵税如何?”
嬴傒的冷汗浸透重纱,他没想到李岩竟在试种当年就启动了“藏粮于国”计划,更没想到百工署的匠人能改良粮仓,用生石灰和艾草驱赶鼠虫,让新粟的保质期延长三倍。
五、粟种传世
春分日的籍田礼上,李岩亲自用青铜耒耜播种新粟。覆土时,他故意露出埋在土中的青铜牌,上面刻着“粟种专利·秦民共享”八个大字——这是他设立的“种子法”,凡培育出新粟种的百姓,可享受十年赋税减免。
当第一株新粟破土而出时,咸阳百姓举着写有“粟王”的木牌欢呼。更让他们称奇的是,百工署的匠人竟发明了“粟种脱粒机”,转动齿轮即可分离谷粒,比手工快十倍。赵大摸着新收的粟米,粗糙的手掌擦过颗粒饱满的谷穗:“俺这辈子,头回见这么金贵的粮食!”
而在齐国的密室里,田和盯着刚收到的“秦粟一号”样本,发现谷壳上竟有不易察觉的齿状纹路——那是李岩埋下的“生物密码”,未经授权的土地播种,粟苗会在拔节期莫名枯萎。他忽然想起商队被俘时,秦兵说的那句话:“大秦的粟种,只养大秦的子民。”
秋风掠过关中平原,新粟的金浪一直延伸到地平线。李岩站在咸阳城头,望着满载粟种的车队驶向巴蜀、辽东,车辕上的十二道麦穗纹旗帜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场粮食战争的胜利,远不止于囤粮抗灾,更在于让每一个秦民都明白:土地的主人,从来不是贵族,而是能让粟种生根发芽的双手。
嬴傒站在自家荒芜的麦田里,望着百姓们扛着新粟种奔向秦田,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童谣:“粟穗长,谷粒香,秦王送种救饥荒……”歌声混着粟米的清香飘入深院,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寒鸦。他终于明白,当李岩把粟种握在手中,把粮仓建在民心,旧贵族的粮食霸权,早已随着黑穗病的孢子,消散在大秦的秋风里。
暮色中,百工署的匠人正在调试新制的“粟种烘干机”,齿轮转动声中,一粒饱满的秦粟滚落在地,扎根在肥沃的土壤里。这粒小小的粟种,即将在大秦的土地上掀起新的狂飙,而属于粟米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