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女工崛起(性别平权)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女工崛起(性别平权),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极殿内,宗正卿公孙弘捧着竹简颤声道:\"陛下,《仪礼?内则》明言 ' 女子十年不出,学女事 ',如今让她们抛头露面,甚至参与工爵考核,实乃违背圣人之道!\"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织机转动声,苏绣娘推着改良后的提花束综机走了进来,机上正织着大秦军旗的玄鸟纹。
\"公孙大人可知,\" 李岩指着飞转的齿轮,\"这架织机用的是百工署冶铁坊的冷轧钢轴,能承受比木轴高三倍的拉力。而让钢轴保持平衡的,是机座下的 ' 水平仪 '—— 正是出自墨雪匠师改良的墨家矩尺。\" 他翻开案头的《商君书》新注,\"农战立国,岂分男女?去年冬,蜀地女匠改良井盐提卤绞车,让产量提升两成,她们为何不能封爵?\"
公孙弘脸色铁青:\"就算技艺超群,女子终究要嫁人生子,怎能让工爵之位流于妇人之手?\" 墨雪突然从袖中取出份名册:\"这是女红研习所的学员档案,其中三成女子是阵亡匠人的遗孀,四成是被休弃的 ' 七出之妇 '。陛下给她们工爵,不是让她们抛头露面,是让她们能挺直腰杆活下去!\"
殿外忽然传来喧闹,二十几个抱着婴孩的妇人闯了进来,领头的正是咸阳织坊的老绣娘。\"陛下开恩!\" 她们齐刷刷跪下,\"我们能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工,工坊若关了,我们母子只能去街头乞食!\" 苏绣娘掀起襁褓,露出里面的 \"婴儿安全背带\"—— 那是用织机废料做成的棉布吊带,能让母亲腾出手做工。
李岩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绣娘们粗糙的手掌:\"寡人设工爵制,为的是 '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从今日起,女红研习所升格为 ' 天工女院 ',凡女子技艺达标者,皆可参加工爵考核,与男子同等待遇。\" 他抽出腰间玉笏,在竹简上刻下新令,\"另设 ' 育婴坊 ',让做工的母亲能安心授艺 —— 谁说女子不能兼持家与匠作?\"
公孙弘还欲争辩,苏绣娘突然捧出匹刚织好的锦缎,上面用金线绣着 \"男女同工\" 四个大字。当她转身时,众人看见她后背的衣襟上,用细麻线绣着幅微型百工图,从冶铁到纺织,每个匠人都是男女并肩而立。
三日后,天工女院门前挤满了挎着竹篮的女子,有农妇、有商妇、甚至有戴着面纱的贵族侍女。苏绣娘站在新制的蒸汽揉麻机旁,向学员们演示如何用青铜活塞挤压麻纤维 —— 这是她昨夜根据墨雪匠师的齿轮原理,突发奇想设计的新装置。当滚烫的蒸汽从铜管喷出时,围观的男子们发出惊呼,却见女匠人们有条不紊地调节着阀门,仿佛在操控最精致的绣绷。
而在咸阳宫的藏书阁,李岩看着墨雪呈交的《女工技艺革新十策》,目光停在最后一条:\"建议设立 ' 尚织署 ',专管纺织器械改良,由女匠师担任主官。\" 他提起狼毫,在竹简空白处画了个齿轮与绣针交织的图案 —— 这将是大秦第一个由女子主导的官署。
夕阳穿过女院的窗棂,照在苏绣娘新画的图纸上。那是她结合提花机与蒸汽揉麻机的灵感,设计的 \"联动式多综织机\" 草图,齿轮组旁用朱砂笔写着:\"让天下女子,既绣得了鸳鸯,也制得了甲胄。\" 窗外,婴孩的啼哭与织机的咔嗒声交织成歌,仿佛在诉说一个正在觉醒的时代 —— 那个不再用裙裾长短丈量价值,而以双手技艺评判高低的时代。
谁也没注意到,女院墙角的桑树上,一只系着墨家机关铃的信鸽正扑棱着翅膀飞向函谷关。它脚上绑着的,正是苏绣娘改良的蒸汽揉麻机图纸 —— 很快,这股由女子双手掀起的革新风暴,将随着商路蔓延至六国,让 \"女子不如男\" 的千年铁律,在织机的咔嗒声中逐渐崩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