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工读移民(文明扩张)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工读移民(文明扩张),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灰衣少年,怀中抱着半块残缺的「指南车零件」:「陛下!我爹是宋国子车氏传人,他临终前让我带着这个来秦国……」少年掌心的老茧正好吻合零件凹槽,当他将零件嵌入机关门时,水晶球竟泛起罕见的靛蓝色——那是「天工灵脉」认可的标志。
李岩接过零件仔细端详,齿轮内侧的微雕纹路,正是失传百年的「指南车差分原理」。他当众将少年的临时凭证升级为「二等工爵木符」,并亲手为他戴上刻着「车」字的青铜腕扣:「记住,在秦国,匠人的血脉不是姓氏,而是刻进齿轮的智慧。你若能补全指南车,来年今日,这腕扣便会换成纯金。」
日头偏西时,工读署门前的队伍已井然有序。李岩注意到,许多流民悄悄掏出藏着的「家传工具」:有赵地的错金匕首、楚地的漆器刮刀、齐地的陶轮轴承。他对陈错耳语几句,后者立即命人抬出「工爵分级沙漏」——沙子流尽前完成工具核验者,可优先选择前往蜀地或关中。
真正的高潮出现在黄昏。当最后一批移民通过「织机门」时,南方天际突然飞来三架机关鸢,爪上抓着的不是公文,而是滴着血的楚国令尹印。随鸢而来的墨者呈上竹简:「启禀陛下,楚相春申君欲封锁淮河渡口,阻拦吴越工匠入秦,已被我等『水战机关船』击退。」
李岩展开袖中蜀地地形图,指尖划过「葭萌关」处的红点:「告诉腹?,把准备好的『工读移民手册』用震天雷射到楚都城墙。记住,每本手册里都夹着『蜀锦织机改良图』——让六国百姓看看,在秦国,连织工都能住上带暖炉的砖瓦房,用上能自动断线的『智巧梭』。」
暮色中,工读署的齿轮塔亮起第一层灯火。李岩看着远处蜿蜒的移民队伍,突然对蒙恬的密使笑道:「回去告诉蒙将军,首批三万移民中,有六千名造车匠、三千名冶铁工,足够在蜀地造出能翻秦岭的『爬山虎车』。至于那些旧贵族的细作……」他指向齿轮塔上闪烁的红点,「早已被编入『灵渠开凿队』,让他们去岭南挖运河,省得在咸阳碍眼。」
是夜,咸阳宫的青铜地图上,代表移民的墨绿光点正沿着「金牛道」向蜀地蔓延。李岩抚摸着案头新刻的「工读律令」,目光落在最后一条:「凡工爵移民所到之处,必建匠作学堂,必设百工市集,必通传讯铜鸢。」他知道,当六国匠人发现,在秦国,技艺能换田宅、换官爵、甚至换家族荣耀时,所谓的「文明扩张」,早已随着齿轮的转动,在那些布满老茧的掌心中,悄然埋下了种子。
而在千里之外的郢都,春申君看着城墙上插着的「工读手册」,颤抖的手指划过「蜀地工匠月俸三镒」的字样。手册里掉出的「都江堰水闸图纸」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不知道,这张看似普通的图纸,其实藏着李岩的真正目的——当六国流民为了追逐更好的匠作条件涌入秦国时,整个天下的人口与技术,正沿着他亲手打造的「工爵齿轮」,不可逆转地向咸阳汇聚。
这一夜,秦国的工读署迎来了史上最特殊的移民——七个来自波斯的琉璃匠人,他们背着的琉璃瓶里,装着能烧制透明玻璃的秘方。而李岩早已命人在关中备好「玻璃工坊」,工坊门前的机关匾额上,「文明」二字正随着齿轮转动,不断变幻成六国文字。
文明的扩张,从来不是靠刀剑开道,而是让每个握着锤子、梭子、刻刀的手,都能在秦国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齿轮。当这些齿轮开始同步转动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文明,正在匠人的汗水中,悄然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