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南境永固(格局闭环)
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南境永固(格局闭环),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色中的永固门亮起八十一盏琉璃灯,灯上绘着的,是学府奠基、海神新祭、通婚十年、文书重光等十幅图景。李岩摸着城墙上新刻的「归心钟」铭文,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咳嗽声——竟是早已「病逝」的王夫子,正被几个孩童搀扶着走来,袖口露出半朵墨梅绣纹。
「夫子……」李岩喉头哽咽,王夫子却摆手笑道:「当年假死,不过是为了让北境以为墨梅谍少了个心腹。」他指向城楼下的百姓,「你看,真正的墨梅,早就在每个南境人心里种下了——不是谍影重重,而是墨香长存,梅骨不屈。」老人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南境未来录》,上面记着李岩十年前推行的每一条政令,此刻都化作了百姓眼中的光。
更深露重时,李岩独自登上永固门最高处,望着星空下连成一片的灯火。腰间的飞虎断刀与玉珏相触,发出清越的鸣响,恍若当年陈破虏将军的战马嘶鸣。他知道,北境的铁骑或许还会再来,但南境的根基早已不在城墙与兵器,而在每个能识字断句的孩童、每对能并肩作战的通婚夫妻、每一卷能星火相传的典籍。
忽然,城下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山海卫的通婚子弟在夜巡。他们的甲胄上,飞虎纹与海浪纹交织成雄鹰,腰间挂着的,是学府的课本与防身的兵器。李岩想起十年前初到南境时,看见的那个趴在断墙上读残卷的孩童,此刻或许正领着新兵背诵《永固条例》。原来所谓的格局闭环,从来不是击败多少外敌,而是让南境的每一代人,都能在前辈种下的树阴下成长,又为后人栽下新的希望。
黎明前,林缚送来最后一封密报:北境枢密院传来急讯,称「南境如铁,再难撼动」。李岩笑了,将密报投入火盆,看它与十年前的通婚红绸、学府的第一页课稿、海神祭祀的新令一同燃烧,却在灰烬中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当第一缕阳光跃上同心墙,他看见墙根处冒出几簇新苗——那是百姓们悄悄埋下的刺桐种子,正如南境的未来,在烽烟中扎根,在团结中绽放。
这一日,永昌城颁布了新的城规:「凡南境子民,生而识字,长而习艺,婚而同心,死而共碑。」李岩站在城门前,看着山民的商队与渔民的船队同时入城,他们的货物里,不再是互相提防的盐铁,而是共同培育的稻种、共享的海图。他忽然明白,王夫子说的「永固」从来不是地理的屏障,而是人心的凝聚——当每个南境人都把这片土地视作不可分割的归处,烽烟便成了淬炼文明的炉火,而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点燃了第一簇星火。
暮春的风掠过永固门的飞檐,将城楼上的「南境永固」大旗吹得猎猎作响。李岩摸着腰间的玉珏,终于露出了十年间最坦然的笑容——因为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南境的根基已如同心墙般牢不可破,而那些在烽烟中埋下的伏笔,终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中,长成遮风挡雨的参天巨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