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吃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养殖场,进城吃上商品粮,兔子不吃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基本上只要一有空就是纳鞋底。
“大嫂,怎么没看见大哥?”胡惠知像是随口一问,随后便去厨房帮忙。
李淑芬手里的针歪了一下,差点扎到手指头。
苏玉英也想起来这事没跟大闺女说呢。
“你大哥啊,公社今年开办了养殖场,你大哥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给招工的领导塞了个红包,现在也是正式员工了。
虽然工资待遇不是太好,但那也是正式工不是,比留在乡下种地强,还离家近,每天下班都能回家。
只不过最近雪下的大,养殖场所有人都留下加班了,听说有一处棚顶差点被雪压垮了,可不就得隔一段时间就扫雪。”
胡惠知想也知道她大哥塞的红包不会小。
只是当时听她二哥说的时候,她还以为她妈会来找她借钱呢。
再不济也会找二哥借钱,只是一直没听二哥说这事。
家里的情况胡惠知多多少少知道点。
家里算是大队生活条件比较好了,但也只是吃的比别人好点。
要说家里有多少钱也不至于。
每年家里挣的工分算成钱,需要扣除粮食钱,分的柴火稻草,这些分到每个社员家里东西都是要扣钱扣工分的。
一年下来家里能有个大几十块钱已经很不错的了。
条件不好的家庭,每年挣的工分都不够分粮食,年前倒欠队里的钱。
这些钱可不是说就能攒下来了,一点到头家里人的日用品,针头线脑,布料,买肉,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收入也不多的家庭,每一笔钱花出去都是很重要的。
家里孩子上学,书本纸笔。
古往今来,只要家里有孩子念书的,钱就跟流水一样花。
处处不值钱,处处要花钱。
一年下来手里还能剩下几个子?
苏玉英手里的钱估计一下子全掏空了。
“大哥一个月工资多少?想必不到一年就能把送出去的礼挣回来了。”
说起这个苏玉英是真开心。
一开始她是不太赞成胡新同去公社上班的。
养殖牲畜在哪不能养,他们生产队也有啊,何必舍近求远。
在大队上工还能照顾得到家里。
也是胡新同自己非要坚持,要是苏玉英不同意,他宁愿自己出去借钱。
但自从胡新同拿回来第一个月的工资,她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胡新同知道他妈最喜欢什么,所以第一个月发工资什么也没买,拿着崭新的十八元工资直接回家了。
苏玉英算了一下,一个月十八元,一年就是二百一十六元。
十年就是两千一百六十元,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养殖场是一个全年无休的工作。
按照国家的规定,节假日不放假的都要有补贴,算下来一个月工资也二十出头了。
只花了两百块钱就能买到源源不断有收入的工作,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胡家还没有分家,胡新同的钱自然是要上交给苏玉英的。
苏玉英想到家里几个孙子也大了,老大夫妻两个手里不能一分钱没有,每个月给他们留下三块钱。
因着这事儿李淑芬也高兴的不行。
结婚六七年了,手里一共还没攒三块钱呢,这下好了,以后每个月都有三块的收入,怎么能不让人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