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祖十分愤怒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太祖十分愤怒,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的天下,理应由献王殿下继承。”
他话锋一转,道:“陛下诸位皇子都已长大成人,不少还常年在外领军,像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都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
“其余的皇子,对储君之位也不见得毫无觊觎之心。”
“储君之位迟迟不定,各皇子心中便会一直存着野心。”
“再加上殿下与吴王,众多皇子皇孙彼此争斗,必定会让朝廷动荡不安。”
“依我看,陛下不会任由储君之位悬而不决。”
“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三五个月,储君之位定会尘埃落定。”
“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刻。”
方孝孺分析道:“陛下派蒋瓛去试探吴王,这说明他对吴王还是缺乏信任。”
“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做文章。”
朱允炆向前微倾身子,急切问道:“该怎么做呢?”
“明暗双管齐下!”
方孝孺说道:“表面上,我们可以大肆宣扬吴王殿下乃是真龙转世,理应继承大统。”
“吴王不是在朝堂之上公开要求得到大明江山了吗?”
“我们就跟着附和,他也总不能反对吧?”
“声势越大越好。”
“这样一来,不仅是我们,连秦王、晋王、燕王这些皇子,都会把目标对准他。”
“他将会成为众人的靶子。”
方孝孺冷笑着:“暗地里,我们可以偷偷收集吴王违法乱纪,甚至勾结凉国公、开国公等武将图谋**的证据。”
“只要我们用心去找,肯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即便真的没有,我们也能伪造出来。”
“然后将这些证据悄悄呈递到陛下案前。”
“如此一明一暗,大事可成!”
黄子澄拍手叫好,赞叹道:“早就听闻方先生才华出众,今日一见,果然是名副其实。”
“这一明一暗的布局,双管齐下,何愁大事不成?”
朱允炆听后喜不自胜,起身再次深深一揖。
“得到先生指点,恰似刘备遇见孔明,自此风雨之后,前途无忧。”
“一切遵照先生之意行事。”
……
吴王府内。
夜幕降临。
朱允熥正苦苦思索。
虽然方孝孺已经转交给朱允炆,但老师的挑选仍悬而未决。
这关系重大,不可轻忽。
不仅如此,朱允熥现在受命创办报刊,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主编。
他自己深知,仅凭那点浅薄的学问,抄抄诗句尚可,担当主编却远远不够。
偏偏他在文官圈子里毫无根基,一时间难以寻觅到合适人选。
主编不仅需要才学出众,挥笔成文,更需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能灵活引导舆论,又能巧妙规避朱元璋忌讳。
明初的**极为严苛。
朱元璋出身贫寒,登基后虽重用读书人治国,却对这些人疑虑重重。
他总觉得读书人瞧不起自己,认为他们喜欢旁敲侧击,因此疑神疑鬼,对文字吹毛求疵,大兴**。
因此被杀之人不计其数。
朱允熥创办的报刊,旨在宣传朱元璋一生功绩,颂扬其丰功伟业。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视为挑衅或侮辱。
若有人从中挑拨离间,恐怕朱元璋又要大动干戈。
朱允熥对此心知肚明,这绝非易事。
朱允熥作为皇孙,朱元璋重视亲情,自然无碍,但其他参与报刊工作的人员处境堪忧。
稍有差池,便可能人头落地,满门遭殃。
朱允熥不愿好事变坏事,惹怒朱元璋。
这主编,非得是个能力非凡、政治敏锐之人不可。
那么,谁才是合适的人选呢?
朱允熥心中闪过诸多人选,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那妖僧姚广孝。
这世间才子,若论智计谋略,恐怕无人能与他比肩。
可惜,如今的姚广孝已被燕王朱棣抢先招至麾下,朱允熥暂时无望将其纳入门下。
要想挖墙脚,也只能待日后寻觅良机。
至于其他诸人,多已有了归属。
更糟糕的是,朝中官员大半也不愿归附于他。
哪怕他递出橄榄枝,众人也会避而远之。
尤其是他公开表明争储之意后。
除却那些与他世代绑定的勋贵武将,饱读诗书的文官们都恨不得绕道而行。
除非是那些尚在民间被埋没的英才,或许会有投效的可能,以求前程。
老实讲,可供选择的空间着实有限。
忽然间,朱允熥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