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死而复生,他满心欢喜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死而复生,他满心欢喜,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依皇帝一贯的行事方式,犯下此类过错,当场处死都算宽容。
“奴才叩谢圣上!”
死而复生,他满心欢喜。
朱洪武摆了摆手,他便急忙转身离去,狼狈不堪。
“允炆的母亲,太子妃,今晚入宫,是不是去了胡妃那儿?”
待那传旨太监身影消散,朱洪武淡然开口。
“正是!”身旁伺候的小太监低声回应。
“去告知胡妃一声,太子妃难得来宫中,要好好款待,让她在宫里多留些日子。”
---
吴王府。
烛火摇曳,杨士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朱允熥感慨道:“杨先生见解独到,那我今晚就准备写一份认罪的奏疏。”
杨士奇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笑着说道:“殿下今晚不仅需要撰写认罪的奏疏,还应着手另一篇文章。”
朱允熥疑惑地看着他。
杨士奇笑道:“我刚才去看过殿下筹备的报刊以及发明的滚筒式油印机。”
“殿下才华横溢,制作的油印机堪称匠心独具。”
“此等创举意义非凡,我大明所有读书人都将因此受益匪浅。”
“杨某谨代表天下读书人,感谢殿下!”
说着,他深深一揖。
朱允熥并未虚与委蛇,坦然接受了这份赞誉。
杨士奇说道:“报纸的印刷与分发事宜,我已经全都安排妥当,今晚立刻撰写文章进行印刷,明早上朝之前,务必将印好的报纸送至宫中及京城各王府、侯门,并且京城里所有的文武官员家中都要送达。”
这么快就准备齐全了吗?
朱允熥感到有些惊讶。
杨士奇是今天下午才刚到他府上的啊。
不过前期的准备工作,朱允熥早已完成。
滚筒式油印机已经造出足够数量,印刷工人也已招好。
连报纸的排版他也事先规划完毕。
毕竟这些经验都是现成的。
只是文章该怎么写,写什么内容,他还拿不定主意。
“杨先生不必着急,报纸的发行不用急在一时。”朱允熥说道。
“不行!”杨士奇摇头道,“这件事非常紧急,一刻也不能耽误。”
“若今晚能够顺利印刷,明早送出,那明日在朝堂上,殿下就多了一份胜算。”
还与明日在朝堂上的争斗有关?
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致。
杨士奇道:“殿下当初提出创办报纸时,明确表示是为了宣扬陛下的丰功伟绩,以免后世因史书记录不全,致使陛下的英名被毁。”
“所以,报纸的第一版,自然要记录陛下年轻时的事迹,彰显陛下功绩。”
“陛下年事已高,难免会怀念青春岁月。写这些东西,也能赢得陛下的欢心。”
朱允熥点头道:“这一点,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可以作为连载专题,从我们老朱家的祖先讲起。”
“无需回避老朱家祖先贫穷的事实,他们都是出身贫苦。”
“每天出一版,持续连载。”
这种详尽的皇帝传记,既能讨得老朱喜欢,百姓也很爱看。
人们的好奇心谁都逃不过。
对皇室秘闻,开国前的经历,老百姓特别感兴趣。
以往朝廷总是遮遮掩掩,百姓了解不多。
但这无法浇灭他们的八卦热情。
即使传播这些消息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百姓仍然乐此不疲。
关于皇帝的各种离奇传闻,民间从未停止流传。
当然,由于缺乏可靠的讯息来源,那些传说往往只能被形容为荒诞不经。
现在有了报纸连载,消息广泛流传,势必引发新一轮的热议。
对于老朱来说,这又是一次恰到好处的奉承。
老朱内心最向往的,是在民众间的声望,以及流芳百世的名声。
杨士奇说道:“报纸的第二版,将刊载《御制大诰》。”
这大诰是老朱倾尽全力制定的。
老朱对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还特别下令,每家每户都必须拥有一本《大诰》。
家中有《大诰》的,除非犯了死罪,否则可以减免一级惩罚。
反之,家中没有《大诰》的,则要加重一级惩罚。
然而,由于《大诰》的规定过于严苛,条款繁琐复杂,在实际操作中执行起来十分棘手。
到了洪武三十年时,老朱重新修订了《大明律》,并规定此后判案定罪皆以《大明律》为准。
《大诰》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朱允熥听完后,摇摇头说:“我认为应该刊登《大明律》,而非《大诰》。”
《大明律》与《大诰》同为法律,只是《大诰》更为严厉。
面对杨士奇投来的目光,朱允熥解释道:“治理混乱的时代需要严刑峻法,皇爷爷是为了吸取元朝放任不管的教训,才制定了极其严苛的《大诰》。”
“但如今大明已建国二十多年,天下太平,民心归附。”
“《大诰》所定的条例过于严苛,难以实施,皇爷爷其实早就想修改了。”
“只是大臣们都不敢进谏此事,皇爷爷自己也不好更改之前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