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骑马承欢by青灯全文阅读,ZeroCool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根本不愿再拖延时间。
在太祖眼中此刻,朱允熥登基或许为期不远。
年龄太轻,声望不足,难以镇住文武百官该怎么办?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
轻轻呼出一口气,老朱接着说道:“这些人只认蓝玉为主,将他们除掉,可以大幅减少你将来需要应对的压力。”
“切莫以为这些人支持蓝玉,蓝玉又支持你,就认为他们是你的部属。”
“蓝玉是蓝玉,你是你。”
“若他们眼里只有蓝玉而无你,那非但不是你的助力,反而是隐患。”
“蓝玉此人,就像一把锋利的剑。”
“你可以用他,但务必谨慎对待!”
-----------------
“昨**入府捉拿他,令他今日进宫谢罪,这是为了保他一命。”
“今日本座特意加以封赏,正是成全你这份恩情。”
“从此以后,他会对你感激不尽。”
“然而单靠施恩,还不够。”
“人心易变。”
“他今日对你感恩戴德,难保明日不会背弃于你。”
“你必须具备驾驭他的能力,让他既不敢反,也无法反,方能牢牢掌控这把利器。”
“借此良机,削弱蓝玉的一部分力量,才能更好地让他为你所用。”
“这不是削弱你在朝中的根基,恰恰是为了让你稳固地位,驾驭下属。”
微风拂过凉亭,夹杂着老朱平稳而坚定的声音。
他始终未被黄子澄左右,纵使刚才在金銮殿上情绪波动,内心亦保持冷静。
老朱仍在暗中筹谋。
作为一代明主、开国**,历经无数坎坷起伏,怎会因一时冲动妄下决定?
黄子澄等文臣欲借王弼等人的弹劾,削弱朱允炆的实力。
却不知这一举动正中老朱下怀。
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助朱允炆在朝廷树立威信。
一些无法为朱允炆所用的力量,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也算不得坏事。
这样一来,黄子澄不但未能伤及朱允炆的根本,反倒助了他一臂之力。
若黄子澄知晓**,是否会气得吐血?
“原本我计划在我还在世时,将所有武将勋贵彻底清除。”
“这样以后便可少些烦恼。”
“可你在朝堂上并无自己的势力,唯有他们愿意效忠。”
“所以,杀一部分,留一部分。恩威并施!”
朱元璋缓缓道来,传授他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之尊,肩负着整个大明的社稷重任。”
“然而,这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非仅凭**之名便可长久稳固。”
“否则,就不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了。”
“建国之初,朝廷的权威还未深植人心。”
“当时,朝堂之上唯有淮西勋贵这一股势力,他们随我一同开创基业。”
“后来,我以文官治理天下,同时也培养出另一股力量,与武将勋贵相互抗衡。”
“这样做,既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也是为了限制武将勋贵们的权势。”
朱允熥心中闪过“权力均衡”四个字。
这是掌控臣下的关键。
让各方势力互相争斗,达成平衡,自己就能置身事外,牢牢把握大权。
“这还不够。”朱元璋继续说,“仅有两股势力,平衡依然脆弱,因为你无法完全消灭其中任何一方。”
“一旦消灭了其中一方,就会重新失去平衡。”
“所以,我又扶持起第三股势力——藩王。”
“这些藩王都是我的儿子,他们驻守各地,统领一方。”
“有了他们的军权来制约武将勋贵,彼此相互支援,再加上锦衣卫和检校严密监控,大明江山才会稳固。”
朱允熥心中有所触动。
不禁想起了自身处境。
文官不认可,藩王不服从,虽然武将勋贵表面上支持他,但实际上,在他们眼中,他依旧是个孩子。
蓝玉的一句话能让以王弼为首的武将勋贵退缩,但又有谁真正听他的呢?
他们支持他,只是因为双方暂时存在共同利益罢了。
并非真心服从,愿意听命于他!
他在朝中的根基非常薄弱。
“你的文才不错,笼络读书人的心并不是难事。”
朱元璋问:“听说你拜了一个叫杨士奇的人为师?”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朱允熥点点头:“是的,他确实不错,有**之才。”
朱元璋没想到他会如此高度评价杨士奇,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笑道:“我听说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中,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之才呢?”
朱允熥说道:“皇祖父,可不能仅仅因为他科举未中就判定他不是人才啊。”
老朱说道:“我们信任你的判断,如果他没什么真本事,你也不会把他当作老师。”
“不过说到宰辅级别的才能,我们就不那么信服了。”
“这天下虽广阔,但能担得起宰辅二字的,屈指可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