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名声初显,小妖精你真撩人,猫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是六艺社的人翻遍了鹭城也没把这个叫“陈望”的人找出来,后来还是动用手段才打听到这“陈望”竟然不是鹭城人,而是江宁省的人。
宋方军愁得饭都吃不下,这还怎么找?
他们就知道一个名字,年龄身份住址一个都不知道,就算亲自去江宁省找那也是大海捞针,难如登天。
宋方军本来都想放弃了,但事情突然峰回路转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那个江宁省的陈望竟然给他们报社也投稿了!
“真的是陈望?江宁省的那个陈望?”宋方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日思夜想产生幻觉了。
收到稿件的编辑其实也不确定,因为当时他看到寄信地址和作者署名时人就已经高兴疯了,哪里还能想到去求证。
这时被宋方军一问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我觉得是。”
宋方军面色激动的打开稿件。
编辑见状整颗心都提了起来,他感觉他的工作怕是要到头了。
结果宋方军看完之后双眼放光,神色狂喜,“好!写得太好了!下期一定要用上篇文章,而且要把署名写得大大的!”
编辑愣了一下,“这,这真的是《数学应用报》的那位陈望?”
“应该是,虽然这篇稿子风格不同,但也是数学方面知识,而且也是江宁省的·····”宋方军看着“陈望”这个名字,“这如果都不是同一个人那未免也太巧合了。”
而此时买到《数学应用报》的人也在好奇的讨论“陈望”,因为这次论文居然又是一个小定理,而且还是三角形的。
经过第一个圆切线定理的传播,“陈望”这个名字已经在好多中学出了名。
但这期报刊一出来,就不仅仅是在学校出名,连很多数学爱好者都注意到了这两个小定理,其中还有专业的数学协会学者。
一栋两层小楼的院子里,鹭城大学的李得光教授和数学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黄复全正在商议事情。
“李教授,这次学术交流十分重要,前几年我们数学活动基本属于停滞状态,现在终于恢复各方都在关注,想要办好交流会还需要你们的大力支持啊。”
“黄主任,你放心,这件事我们鹭城大学一定鼎力相助,学术交流能让数学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有助于打破信息隔阂,推动数学的传播和发展,鹭城大学能得到举办资格是我们的荣幸。”
“哈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时隔这么久再次举办交流会,不知道有没有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出来。”
李得光听到这里一笑,“说起这个,不知道黄主任看最近两期的《数学应用报》没有?”
“《数学应用报》?是去年副理事提议开办的那个新刊吗?我记得才办起来不久吧,怎么?难道已经做出成绩了?”
“之前都挺平平无奇,但最近两期上面刊登的两篇数学论文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昨天看了下,确实挺有意思,报刊我带来了,黄主任不妨看看?”
“好,我看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