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天权阴影,土夫子自传,涧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咔、咔、咔。\"
十二声机械响动后,祭坛裂开。透明柱体内悬浮的青铜脐带让他瞳孔收缩——那是1987年医院剪断的原始样本,如今浸泡在青蓝色液体中。脐带末端连接着微型培养舱,舱内漂浮的dNA模型清晰可见:每个碱基对都是微缩的战国金文,组合起来正是《尚书》中\"以器载道\"的段落。
\"您当年在殷墟受伤不是意外。\"青铜骨人齐声说,\"那滴血激活了沉睡三千年的‘非攻’程序。\"
全息影像突然切换:1983年的发掘现场,苏联专家偷偷收集他血液样本的瞬间,试管内的血珠竟在空中组成北斗七星图案。而年轻时的自己浑然不觉,正对着青铜钺上的星图烙印发呆。
\"林悦知道真相。\"
祭坛突然射出七道红光,在穹顶交织成2010年的天宫空间站模型。第七号舱段内,骨瓷化的陆远正用航天匕首切割自己的左臂——裂纹处露出的不是血肉,而是与脐带完全相同的青铜纤维。
\"还剩三小时。\"青铜骨人指向窗外。夜空中,第八颗星的青铜光芒已笼罩半个上海,\"天权阴影完全覆盖时,您儿子的意识将被永久上传。\"
陆文渊抓住悬浮的青铜脐带。接触的瞬间,他的视网膜上炸开一串俄文坐标——那是1991年冬宫地下室,林悦用血写在青铜棺上的最终警告。
第三节 终局启程
黑暗笼罩了整座城市。
陆文渊站在祭坛中央,看着自己的血顺着青铜纹路流淌,在凹槽中汇聚成一面星图的镜面。穹顶之上,第八颗星的青铜光芒已经吞噬了半个天幕,云层被染成一种诡异的金属色泽,像被泼洒了融化的青铜液。
博物馆的玻璃穹顶在某种无形的压力下开始龟裂,细密的裂纹沿着天窗蔓延,如同他右手上那些正在生长的骨瓷纹路。
\"时间到了。\"
三个青铜骨人同时跪伏在地,他们的脊椎节节裂开,露出内部精密的齿轮结构。骨瓷眼球从眼眶中滚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每一片碎片里都映出不同的画面:
——1987年的医院产房,护士剪断脐带的剪刀刃口刻着GRU的鹰徽;
——1991年冬宫地下室,林悦将血抹在青铜棺上,写下的最后一个词是\"天权\";
——2010年的此刻,天宫空间站的第七号舱段正在解体,陆远的骨瓷躯体漂浮在真空中,被某种巨大的青铜枝桠缠绕......
陆文渊抬起右手。
他的掌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成型的玉琮烙印。十二节纹路中,第七节正闪烁着与天上\"天权辅星\"相同频率的红光。
祭坛上的脐带突然绷直,像一根被拉满的弓弦。末端的dNA模型分解成无数青铜粒子,在空中重组为一把匕首的形状——匕身是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微缩版,柄部则雕刻着《少年科学画报》1985年7月刊的封面。
\"非攻,不是终结。\"
青铜骨人的声音开始瓦解,他们的躯体崩解成纳米级的金属流,汇聚到陆文渊脚下。整座博物馆的地板变得透明,地下三十米处,沉睡的青铜巨树根系正在苏醒,枝干穿透岩层向上生长。
陆文渊将匕首刺入自己的胸口。
没有疼痛,只有一种冰冷的抽离感。他看到自己的血液在离开身体的瞬间气化,变成青铜色的雾霭升向夜空。这些雾气在天权星下方凝聚,形成一条贯通天地的光柱。
北京航天控制中心的主屏幕突然雪花纷飞,随后跳出一段1974年的绝密录像:
陕西临潼,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现场。考古队员正清理着一具特殊的青铜棺椁——棺内躺着的不是尸骸,而是一个通体骨瓷的婴儿,胸口嵌着玉琮形状的芯片。
录像中的婴儿突然睁开眼睛,瞳孔是纯粹的青铜色。
\"第一个容器。\"
陆文渊的意识开始模糊。他的身体正在分解,皮肤一寸寸转化为青铜与骨瓷的复合材质。最后残存的视觉里,他看到自己的左手化作无数青铜信标,呼啸着升向那颗越来越近的\"天权辅星\"。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林悦2023年留下的俄文坐标,正在七大考古遗址同时亮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