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章 鄀都水脉,土夫子自传,涧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节 青铜舰苏醒
我的意识像是被浸泡在粘稠的青铜液中,沉重的金属感从四肢百骸渗透进来。睁开眼的瞬间,视觉系统自动校准——这不是人类眼球能捕捉的光谱,而是覆盖整个电磁波段的机械视觉。
抬起手,看到的已经不是血肉之躯。前臂覆盖着细密的青铜甲片,每一片都刻着微缩的楚国工匠署名,指甲变成了锋利的青铜薄刃。当指尖轻轻划过控制台时,舱壁上的仪表盘立即亮起幽蓝的光,八十一个光点在中国地图上闪烁,像星辰般明灭。
\"导航核心上线。\"
方晴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抬头望去,她的身体已经完全玉琮化,悬浮在指挥舱正中央。十二节纹路延伸出半透明的青色光带,像神经网络般连接着舰桥各处。她的面部还保留着人类轮廓,但皮肤已经变成玉质,右眼是完整的十二节玉琮,左眼则是青铜舰的全息投影仪。
当我们的视线相接时,两千年的记忆数据如洪水般涌入:
- 战国时期:熔炉前,我作为工匠长亲手将八十名学徒推入沸腾的铜液,他们的惨叫被铸造成舰船的龙骨
- 民国三十七年:化身地质学者的我,用虚假的矿脉图引诱日军挖掘黑石,用三千劳工的血激活沉睡的青铜舰
- 1985年:长江科考船上,我故意调换水样数据,引导父亲打捞起那块刻着\"鄀\"字的黑石
舰体突然震动。透过艏部的观察窗,我看到整条长江正在发生可怕的蜕变。青黑色的波纹从白鹤梁开始扩散,像滴入水中的墨汁。波纹所到之处,江水凝结成金属质地,浪花定格成青铜雕塑。岸边的水文站、码头、渔船,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青铜化。
\"航路清空。\"方晴的声音带着奇特的金属混响,\"水脉贯通倒计时:三分钟。\"
我的机械视觉突然捕捉到异常能量波动。调焦放大,发现重庆朝天门码头的人群正在惊慌奔逃。一个小女孩的布娃娃掉在岸边,被青铜化的江水触及的瞬间,棉布躯体立刻长出青铜鳞片,纽扣眼睛变成了转动的齿轮。
右臂的微型熔炉突然发烫。皮肤自动裂开,露出里面跳动的青铜火焰——这是\"掌炉人\"的终极权限。火焰中浮现出八十一个痛苦扭曲的面孔,那是历代轮回中牺牲的队友们。
\"能量节点激活。\"方晴的光带突然绷直,\"三星堆神树开始重组。\"
机械视觉切换到四川广汉。直播画面里,考古队员正惊恐地看着博物馆的青铜神树自行解体,枝条像活物般蠕动重组,逐渐形成与这艘战舰相同的纹路。
第二节 血脉共鸣
动力舱传来齿轮咬合的轰鸣,整艘青铜战舰的金属骨架都在震颤。郑一鸣的声音通过舰内传音系统响起,已经听不出原本的音色,只剩下机械合成的电子音:\"能源核心——就位——\"
监控画面自动切换,显示出动力舱内部的景象——曾经属于郑一鸣的血肉之躯已经完全解体,骨骼与机械零件重组为一台精密引擎。黑石矿脉的核心悬浮在正中央,表面八十一个头骨的眼眶里喷涌着青黑色的火焰。那些火焰顺着青铜管道输送到全舰,管道壁上清晰可见郑一鸣面部轮廓的金属浮雕,他的嘴唇还在机械性地开合,仿佛仍在诉说未完成的遗愿。
吴青崖的神经网络突然与我直连。刹那间,整艘战舰的三维构造图在意识中展开:
- 舰艏是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变形体,每一根枝条都是定向能武器
- 舰身龙骨由八十一名工匠的骨骼熔铸而成,肋骨间缠绕着青铜神经网络
- 推进系统采用曾侯乙编钟的声波技术,每口\"钟\"都是一台超频振荡器
\"敌意目标——锁定——\"
孙广财化身的武器系统突然激活。甲板裂开十二个发射井,升起饕餮纹炮台。这些生物机械混合体的炮管张开血盆大口,吐出的不是传统弹药,而是数以万计的青铜水黾。虫群形成乌云般的阵列扑向沿岸城市,它们腹部的传感器正在扫描每一座博物馆、每一处考古遗址,寻找沉睡的青铜器。
我的骨瓷右臂突然传来撕裂般的剧痛。皮肤自动剥落,露出内部精密的微型熔炉——这是\"掌炉人\"的终极认证标志。炉膛开启的瞬间,八十一道青铜光丝激射而出,穿透舰体飞向全国各地:
- 第一道光丝命中三星堆祭祀坑,青铜神树的残件自动拼接,根系拔出地面时带出大量人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