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文渊阁内阵纹稳 从此书斋无佞邪,黑衣沙门,青灯轻剑斩黄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定场诗:文渊阁上阵云横,护世纹凝万代情。笔走龙蛇藏正气,书沉江海镇妖兵。截教余邪空舞爪,阎罗遗孽枉狰嵘。人间自有金汤在,不教佞邪近案檠。
第一折 阁中夜警:墨香引动鬼域波
且说崇祯十五年,应天府文渊阁外,瑞雪初霁,阁中守阁人陆明修正就着油灯校勘《永乐大典》副本,忽觉砚台墨汁无端翻涌,在黄绢上晕出 “邪祟将至” 四字。他手按腰间青蜈扫帚 —— 此帚传自张守约一脉,帚柄小猴印记在雪地反光中隐隐发烫,分明是护世阵纹预警。
“先生,后墙护漕砖在渗水!” 小徒周书童指着墙缝,只见砖上 “民心” 二字被血雾浸染,竟渗出黑红色水痕。陆明修尚未答话,阁顶突然传来金石相击之声,抬头但见北斗七星方位的铜镇纸自行飞起,在梁上拼出截教 “地烈阵” 残纹 —— 来者正是阎罗族 “迷津鬼君” 与截教 “毁典灵官”,前者手持 “九幽断史幡”,后者腰悬诛仙剑碎片所铸的 “蚀纹剑”。
“三百年了,人间护世阵竟还未散?” 迷津鬼君阴笑,幡中飞出无数 “历史残影”,皆是被篡改的典籍画面:《岳飞传》里 “精忠报国” 四字被血咒覆盖,《文天祥集》中《正气歌》段落正片片剥落。陆明修急挥扫帚,帚须扫过砖纹,当年陈墨翁血书、林承祖刻刀的虚影竟在墙上显形,暂时挡住邪祟。
第二折 邪阵破法:四象归位护芸窗
毁典灵官见势,祭起 “截教焚书旗”,旗上 “绝圣弃智” 四个古篆化作火鸦,扑向阁中藏书。陆明修早有防备,取出 “珊瑚护世网”(传自渔村翠翠后人),网心青蜈纹与扫帚小猴印记共鸣,竟在空中显化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虚影 —— 正是当年护世经楼的四象阵纹,此刻与文渊阁的砖雕、梁柱、窗棂、基石一一对应。
“周儿,取言官笏板!” 陆明修喝令,书童取出郑辰后人所传的 “直言笏”,板面 “从谏如流” 四字与《大明会典》卷首的成祖朱批共振,化作白虎虚影,震碎火鸦;自己则以扫帚引动《天工开物》刻版纹路,匠人刻刀的虚影组成玄武龟甲,挡住九幽断史幡的鬼雾。更妙的是,阁中《道藏》经箱自动开启,《庄子》“逍遥游” 青气化作朱雀,衔来贝叶经的梵火,焚烧迷津鬼君的邪影。
“好个四象护书阵!” 迷津鬼君惊觉阵中暗藏玄机 —— 青龙位是郑和宝船的罗盘纹,白虎位是言官笏板的谏言纹,朱雀位是匠人刻刀的工巧纹,玄武位是渔民织网的护漕纹,四象合璧,竟将文渊阁化作 “人间护世的微缩乾坤”。
第三折 阵眼玄机:砖纹深处见真容
毁典灵官不甘心,挥剑劈向阁中 “护世柱”(柱身刻满历代守阁人姓名),却见柱纹中突然涌出无数光点 —— 那是从洪武到崇祯年间,所有为护典籍流血的凡人精魄:道衍和尚抄经时的指痕、陈墨翁血书时的血渍、林承祖刻刀时的木屑,此刻在阵光中聚成 “万民护世图”,竟比截教万仙阵更显庄严。
“你等以为阵眼是金石土木?” 陆明修翻开《护漕宝鉴》残卷,书页间飘落当年张守约的批注,“错了!阵眼是每个摸过典籍、读过字句、信过‘护世’二字的凡人心!” 话音未落,应天府的书生、匠人、渔民们皆有所感,纷纷朝着文渊阁方向闭目凝神,千万道念力穿过风雪,汇入阁中砖纹。
最奇的是,孙悟空当年刻在扫帚上的小猴印记,此刻竟在护世柱顶显化出半透明的金箍棒虚影,棒身刻着 “齐天大圣护漕在此” 八字,与柱身的凡人姓名交相辉映 —— 原来仙神之助,从来只是引子,真正的阵魂,是人间不肯熄灭的护世心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