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淮河水清阵纹亮 六部同心护世长,黑衣沙门,青灯轻剑斩黄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部衙门内,六部首脑依道衍所授,以「护世笔」蘸取自身指尖血,修补官印纹脉:吏部尚书补「廉」字纹,户部尚书续「足」字纹,礼部尚书接「礼」字纹…… 当六滴鲜血同时落在《大典》护世总图上,图中六部官印突然飞起,在文渊阁上空列成「六合同风阵」,印上金光与淮河清光遥相呼应,竟将血河使的蚀心符震成齑粉。
第四折 清淮阵合官印亮 护世纹成万代宁
血河使见势不妙,驱动「血河战车」欲冲垮护漕堤,却见堤上百姓手拉手列成「万民太极阵」,每人手中所持的扫帚、耕犁、算盘,皆映着六部官印的微光。金光仙趁机将定水神针化作「镇淮铁壁」,壁上熔铸着永乐朝以来所有治水官员的姓名,与百姓手中的器物共鸣,竟显化出「官民同心」的巨幅虚影,战车撞上虚影瞬间崩解。
六部这边,杨溥捧文渊阁银印,印上「与士大夫治天下」八字与「六合同风阵」融合,形成「护世官脉网」。但见各衙门官印重放光芒,户部钱粮星复明,兵部甲胄星重辉,甚至连远在南京的旧官署,护世纹脉也一一复苏。血河使被官脉网困住,慧明禅师趁机以「无垢钵」收之,钵中映出其本体原是修罗族「印玺血吸虫」,专靠啃噬官印正气为生。
经此一役,淮河复归清澈,河底可见成祖当年埋下的「护世纹石」,每块石头上的百姓姓名皆闪烁如星;六部官印上的护世纹脉更加明亮,新补的「血纹」竟化作「官民一体」的微雕,成为后世官员入职必拜的圣物。
尾折 官水双清传万代 护世长歌永不休
战后,金光仙在龟山刻「清淮碑」,正面刻「官清则水秀,民定则河安」,背面刻满参与此战的百姓与官员姓名;杨溥则将「六合同风阵」写入《大典》,规定今后六部尚书需同赴淮河祭祀,官印每年需以百姓清水洗濯。洪熙帝望着澄清的淮河与重亮的官印,感慨道:「朕今日方知,六部之阵非仙阵,乃官心民心相印之阵;淮河之清非水清,乃官清民安之气所化。」
百年后,有学子过淮河,见水中官印纹与天上星斗相映,忽闻老船工唱道:「淮河水,清又亮,六部官,心同向。民是水,官是堤,共护太平万年长!」方悟《封神榜后传》所记:「护世者,非独仙佛之责,乃官与民共织的清浊辨、善恶分的天罗地网。」正是:
浊水妖风乱九州,官民合力破魔谋。
淮清可见臣心赤,印亮方知民意稠。
六部联辉凝正气,万民共志固金瓯。
试看河晏海清处,一片丹心照玉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