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茶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陶泥烟火,梧桐街记事,梧桐茶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作弊!”小林指着数据屏怒吼。江岸的竹刀划过陶瓮裂缝,青灰泥料簌簌掉落:“百年前的方子,算哪门子作弊?”深夜,刘建军撞见江岸蹲在窑前烧纸,火舌卷过陶瓮碎片,灰烬拼出一行字:“泥有灵,火有魂。”
次日,少年宫孩子的陶艺课作业集体开裂,裂缝走向竟与江岸的雨沁纹如出一辙。
第四幕:土火共生
冬至烧窑日,整条街的电路因低温跳闸。江岸的柴窑燃起松木,火光舔过新挖的澄泥陶胚,冰裂纹里突然浮出细密金丝。小林抱着备用电源冲进窑棚:“温度失控了!快降温!”江岸却将一瓢冷水泼向窑壁,蒸汽裹着泥灰腾起,在半空凝成凤凰展翅的轮廓。
刘建军的“陶泥包子”在余温中膨胀,掰开后菌丝如金丝缠绕。少年宫孩子用裂开的陶片拼成灯罩,漏出的光影在老梧桐树干上投出残章。暴雨突至,窑火在雨中嘶吼,金丝纹路遇水收缩,将陶胚勒成扭曲的罗汉像。
“这是‘窑变’!”钟伯的拐杖敲打陶像底座,“古时说‘一窑一乾坤’,果然不假。”检测仪突然报警,陶像表面的辐射值轻微超标,小林却盯着数据屏发呆——辐射曲线竟与人体经络图谱暗合。
第五幕:拙器新生
除夕夜,梧桐街在陶窑余温中苏醒。江岸的残次陶器被改造成街灯,金丝裂纹在暮色中流淌暖光。小林的3d打印机吐出陶瓷芯片,嵌入陶灯底座后,光影自动调节成《考工记》的篆文。刘建军的陶泥包子裂成莲蓬状,菌丝裹着松针香漫过青石板。
暴雨如注时,窑棚顶的积水倾泻而下,将陶胚冲成满地碎片。少年宫孩子捡起残片拼成风铃,裂纹在风中碰撞出编钟般的清响。晨光中,江岸将最后一抔澄泥埋进老梧桐根下,裂开的树皮缝隙里,一缕新泥正悄悄抽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