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茶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布谷声迟,梧桐街记事,梧桐茶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法本就要借天时。\"林建国翻开泛潮的《染志》,指出明朝匠人会收集雷雨后的积水染色。夏琳将AR显微镜对准布料,虚拟影像里显示手工染的纤维间隙能吸附有害物质,而化工染料在布面结出毒膜。
听证会上,九十岁的李婆婆当众点燃两种布料。化工布腾起绿烟,而蓝染布化为灰白蝶,翅尖沾着六十年前的蓼蓝花粉。
第四幕:布谷回声
老纺车终于嗡鸣着转起来时,街角的香樟树突然飞来一群布谷鸟。夏琳发现鸟巢里垫着蓝染布条,经纬纹路竟与老纺车的纱锭节奏同步。周晓宁将纺车搬到树下,鸟鸣声里断梭自动接续,陈旧的枣木泛出新漆般的光泽。
网红店主偷录纺车声做直播背景音,却被观众听出电流杂音。深夜,他蹲在树下调整设备,陈立秋的改装收音机突然播放1962年的纺织车间录音——真实的机杼声惊飞了栖息的布谷鸟。
第五幕:新梭
签约仪式在百年香樟下举行,周晓宁展开靛青布面的《天工图》。陈立秋将报废齿轮熔铸成新梭,夏琳把AR防伪码刻入木纹。当网红店主签下\"禁用化工染料承诺书\",一只布谷鸟突然在他肩头落下,爪尖缠着半根蓝染线头。
老纺车忽然倒转,纺出带细闪的混纺线——陈立秋悄悄掺入了修车铺的金属碎屑。阳光穿过线卷,在签约台投下齿轮与纱锭交织的光影。新染的布匹在香樟树下阴干,布谷鸟衔走线头筑巢。周晓宁知道,当雏鸟破壳时,那些藏在线团里的往事会随羽翼振颤重生。 陈立秋将化工染料桶改造成花盆,枯死的蓼蓝在铁锈里抽出新芽。夏琳删除了所有虚拟纺织程序,因为孩子们正用老纺车纺出歪扭却温暖的围巾。 街角飘起雨丝,蓝染布上的水珠滚过六十年晨昏,最终坠入青石板缝,像一粒沉睡的蓼蓝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