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无懈可击
兰兰66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无懈可击,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兰兰666,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简短的话语间,朱慈烺已心领神会。
他将那张纸条紧握于掌心,越攥越紧,直至化作细碎的残片。
临近护城河时,顺手一抛,瞬间被流水吞没。
半个时辰后,他们抵达了户部。
户部占地广阔,这里不仅是户部的领地,还有吏部、工部、礼部、钦天监等众多机构。
而与户部遥相对应的,则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督府。
一文一武,这片区域几乎容纳了六部及部分职能单位。
户部尚书刘传启早已在门口等候朱慈烺,见到太子前来,赶忙跪下行礼。
“太子千岁。”
“起来吧。”朱慈烺嘴角含笑。
然而,他对眼前这位老者,笑意虽存,戒备却深。
昨夜与范复粹在齐明楼共度整晚,难道真能推心置腹?
显然不可能,他们定是在商议如何应对自己。
此刻,户部在朱慈烺眼中竟显得阴沉压抑。
胆量无边,这是朱慈烺对他们的评价。
一旦触及他们的利益,必会有所反应,首先便是遮掩。
朱慈烺料想,即将查看的账目必然修饰得极为精致。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总会露出破绽。
到那时,他们或许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届时,无论朱慈烺的身份如何尊贵,哪怕是太子,他们也敢冒犯。
纵使朱慈烺勇猛如项羽,战场驰骋自如,也不能保证无懈可击。
思索片刻,发现兵马指挥使曹彰就在不远处。
“曹彰,去叫两人一同入内。”
不多时,王东辉出现在朱慈烺面前。
“太子!”
这是王东辉第五次见到朱慈烺,其中有两次是在朱慈烺出征之时。
另外三次,一次是他亲眼目睹赵虎被杀,一次是上回太子惩治歹徒灾民。
今日是第五次见面。
“太子召我何事?”王东辉疑惑地问。
“无事,随我去户部核查账目。”
“啊?”王东辉满脸惊愕。
不仅王东辉困惑,现场所有人皆是一头雾水。
刘传启更是额头冒汗。
并非他真的有何举动,而是担心朱慈烺察觉到什么端倪。
即便是再迟钝的人,也不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逾矩之事。
原本应谨慎行事的朱慈烺,却忽然变得张扬起来。
周围几个部门得知太子驾临后,这里的安全等级骤然提升了几级。
当朱慈烺踏入户部时,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簿,陷入沉思。
一个瘦削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曾在朝堂上见过此人。
不曾想,他竟是户部左侍郎。
“殿下万安,此乃总舵所在,您所需查询的全在这里。”
户部的账簿繁多,记载的不仅是赋税详情。
天底下所有人的户籍状况,土地受灾记录,都集中于此。
户部不止总舵,另有金舵、支舵、仓舵。
朱慈烺明白,他的重点应在金舵与仓舵。
金舵记录着除地税外的各类税项收入,如库存、市舶司、铸币、茶盐税等。
而仓舵,则管理漕运粮草、军粮储备及其他杂项粮草。
这些,才是朱慈烺真正关注的内容。
当然,朱慈烺不会亲自去翻阅这些。
“七日之内,我要金舵与仓舵的总计。”朱慈烺直截了当地说道。
刘传启听到这句话时,又是一阵冷汗。
他原以为,身为太子的朱慈烺对户部这些复杂的机构并不熟悉。
以为只要给他看看总舵的信息即可,即便看不出什么名堂。
不曾想,朱慈烺一开口就要金舵与仓舵的数据总和。
“我会让周延儒监督此事,确保真实无误,我也会每日亲自抽查,刘尚书,开始吧。”朱慈烺冷冷地说。
推行商税,已是箭在弦上。
推行前,自然需要调研。
因此查阅户部资料也是必要的步骤。
然而,将这些事务交由下属处理后,朱慈烺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处理。
此前全体官员捐献了八千两银子,户部尚余三万两。
合计下来,共有三万八千两。
朱慈烺必须首先确认,户部是否真的仅剩这三万两。
周延儒很快带领一队人马,再加上户部提供的协助人员,开始全面核查账目。
经过一番简单的核查,户部的账目确实只有三万两,一分不少,一分不多。而粮仓中,仅剩十万石存粮。大明朝的国库,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然而,城外的灾民还需妥善安置。
将户部的各项事务井然有序地安排妥当后,朱慈烺带着这笔银子先行展开赈灾行动。
灾民们每日在外城区徘徊,在京城内始终如同一颗潜伏的隐患。
城外灾民的需求更为迫切,于是朱慈烺拨出部分粮食,在城外搭建起一座粥棚。
所有流程,这一回全由朱慈烺亲力亲为。
确保没有丝毫疏漏,以及各环节无懈可击。
赈灾消息传出后,城外的灾民起初还不敢相信。
朝廷正忙于应对叛军和外敌,几乎快要忘记城外还有饥民。
这也正是为何灾民一直想方设法闯入城内。
城内尚存一线生机,城外却几乎等同于死亡。
因此,当灾民听说城门处设有赈灾时,依旧心存疑虑。
直到亲眼见到城门口的粥棚,他们才彻底信服。
朱慈烺站在远处,无人知晓其身份。
曹彰在一旁说道:“殿下,粥棚已建好,剩下的事务交给手下便可,此处暑气逼人,咱们先退下吧。”
“再等等。”朱慈烺答道。
他望向城内,目标是将城中的灾民也吸引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