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祭祀
兰兰66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祭祀,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兰兰666,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孟娥回头,疑惑地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说道:“其实,并非全然无望。”
听闻此言,孟娥再次燃起希望。
“什么办法?请孙大人救救我的夫君!”
原本冷静的孟娥突然激动起来。
他情绪波澜不惊或许正是因为从未见过希望。
如今,在孙传庭身上,他又找到了一丝光明。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去见太子无济于事,你可以试试。我知道以你的身份难接近,不过两天后太子将去祭祖,届时皇帝与皇后也会同行。即便皇帝和太子冷酷无情,皇后却心怀柔善。那时,你只需在路旁亡国,若能引起皇后注意,孔宇的案子或许还有转机。”
这是孙传庭唯一的主意,虽不成形,却给了孟娥些许希望。
她之所以走投无路,是因为不知该向谁申诉。
即便前往大理寺击鼓鸣冤,得知是孔宇的案件后,那里的官员也不敢受理。
寻求孙传庭的帮助,已是她无计可施后的最后选择。
“多谢孙大人。”孟娥辞别孙府,不知所往。
孙传庭本想留她住下,但考虑到她如今敏感的身份,最终还是放弃了。
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视线中,他始终未发一言。
“相公,此事真无解决之法了吗?我看她很是可怜。”
“帮不上忙,我已全心追随太子,承受不起更多风险。”
妻子听后亦觉如此。
在这个年代,明哲保身才是首要之事。
……
孙传庭的一句话,却让孟娥仿佛看见了一丝曙光。
她回到现居的小院,这是早年购置的资产,虽未被充公,但与国子监相邻的大宅已被没收。
孟娥跟随孔宇多年,也略通文墨。
她执笔书写,将这些年孔宇所行之事一一记录。
待纸页填满,再仔细审视一遍,孟娥才稍作歇息。
三日后,得知朱慈烺将行祭祖之礼,随行者还包括皇帝。
这是她唯一的机会,自次日起,便守候于祭祖必经之路。
因绝食断水,身体迅速衰竭。
然而孟娥未曾放弃,依旧伫立街头等待。
王东辉巡查时发现了她。
自然认得孟娥,毕竟孔宇乃国子监名流,常携妻眷参与各类活动,与朝野关系密切。
王东辉上前问道:“大嫂,您已在此站立两日,究竟意欲何为?”
“我在等太子与皇上,欲为夫亡国。”孟娥平静说道。
“申什么冤?孔宇所为属实与否?”
“确有其事……”孟娥无法否认。
“既如此,还申何冤?”
“但他并未犯错。”
“谁晓得呢。”王东辉本能反驳。
随即缄默,长叹一声。
片刻间,王东辉取来两个包子递给她。
自孔宇被捕后,朝中再无人愿伸出援手,甚至人人避之不及。孟娥已许久未感受过被他人相助的温暖,唯有王东辉偶尔送来些水与食物。然而,她从未放弃,坚信孔宇仍有希望获释。
第三日悄然降临。
---
清晨又至,朱慈烺总想再多躺一会儿,但想起那张令人厌烦的脸和曹彰若他不起床便会不断打扰的模样,索性起身。果然,曹彰很快来到他面前,这位仆人堪称世上最贴心的存在,尽管每次伺候朱慈烺都要花费不少时间,这也与钟粹宫内仅剩他们两人有关。
今日是祭祖之日,朱慈烺需盛装出席,这便意味着要穿戴繁复的衣饰。每逢盛大场合,服饰程序总是复杂无比。于是,白露也被唤来协助曹彰。即便两人齐力,这套华服仍耗费近半时辰才勉强穿上。
出门时,八抬大轿已在门外等候。轿子将朱慈烺送往乾清宫,那里已有规模宏大的礼仪队伍待命。周皇后亦在其中。队伍依照皇家出行规格排列,气势非凡。
此次祭祖旨在祈求风调雨顺,并向列祖列宗报告两年来的政绩。以往,他对此甚是羞愧,但今年终能有所交代。朱慈烺到达后便静静等候,他知道亡国必定是最晚到的,但也必须是最后一位,否则便是对君王的不敬。
此罪甚重,常人难以承受,朱慈烺两次受之,皆被打得体无完肤。自那以后,但凡有人让他起身,他总是比对方预期更早醒来。
“曹彰,你告诉我,祭祖究竟有何意义?”
听闻朱慈烺所问,曹彰一时愣住。
片刻后,他反应过来。面前这位是太子,无论问何事皆属正常。
他简单说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是怀念先人罢了,顺便祈愿风调雨顺。这两年,我大明遭遇诸多不幸。”
这话不错,但祭祖不过是个心理慰藉。
朱慈烺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他意识到一件事。
或许自己穿越重生本身就很不可思议。
也许这世上真有某种神秘力量,左右着世间万物。
无论是大明还是别的朝代,后人祭拜祖先,都是一种寄托与信仰。
乱世之中,人们总需有个信仰。
西方信奉耶稣,佛教敬仰释迦牟尼,道教尊崇元始天尊,这些和祖先崇拜并无二致。
它们只是给予人们生存下去的理由。
唯一的区别是,皇帝同样有信仰,也需祭祀。
往常若朱慈烺说这种话,必定被谏官记录,上报皇帝或东林党,留下把柄。
但现在,朱慈烺地位仅次于皇帝,几乎无人能约束他。
朝中官员见到他,恐怕都会心虚地退避三舍,不敢靠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