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酸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0章 听从指令,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小酸黄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对雷耀扬的能力深信不疑,既然对方说没问题,那便是万无一失。

更何况,这场谋划已久的事,背后有东星和恒记撑腰,胜算极大。

“耀扬,你先准备一下,明日带人与生番一同前往屯门。”

“若有人胆敢阻挠生番或我们,就让他们彻底服软。”

“明白,乌鸦哥。”雷耀扬稍作停顿,又问,“若是洪兴介入……”

乌鸦轻笑一声:“如我之前承诺的那样,你只需专注于屯门的事,东星定会全力支持!”

得到乌鸦的承诺后,雷耀扬也展露笑意。

“明白,乌鸦哥。”

雷耀扬离开后,乌鸦饮了口茶,随即拨通了王霆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传来王霆的声音:“乌鸦,何事?”

“王老大,屯门已准备妥当。”

乌鸦微笑道:“这是耀扬在屯门的计划。”讲完后,他说道,“明日本座便派员接管屯门,到时还请王老大协助。”

王霆听后,应了一声:“放心,既然是答应你的事,我绝不会反悔。

将地点告知我,我会派人与你们汇合。”

得知王霆的回应,乌鸦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他并非畏惧洪兴,而是担心与其正面冲突,让其他社团渔翁得利。

有了恒记相助,东星的损失也能降至最低。

乌鸦满口答应王霆的要求,而后挂断电话。

将手机置于桌面,他抚着下巴,脸上浮现一抹笃定的笑容。

在他看来,洪兴的屯门即将成为东星的囊中之物。

从香堂返回后,雷耀扬率众人回到自己的堂口。

他的办公室以欧式风格装潢,墙上悬挂着国外名画,地面铺设着厚重的地毯。

室内陈设了许多乐器,办公桌旁的墙壁挂满了古典乐唱片封套。

桌上还摆有他与海外音乐家的合照。

办公室内最显眼的是那张实木方桌,其次是那台大型唱机。

原本还有一架钢琴,但因雷耀扬常在何兰处处理事务,便将钢琴海运至何兰办公室。

然而,当前情况已大不相同,待屯门事件结束后,他会联系何兰的手下,安排将钢琴重新运回。

雷耀扬步入办公室,先取出一张唱片放入唱机,随着舒缓旋律打开雪茄柜,取出一盒雪茄和一瓶红酒,随后坐在桌上。

如同当年收购歌舞团剧院一般,他的开销大多用于享乐。

脚步声回荡在走廊,片刻后,花仔踏入房间。

未等雷耀扬开口,他已经拿起吸尘器,熟练地清理地毯上的灰尘。

完成清扫工作后,花仔立于雷耀扬面前,毕恭毕敬地说:“大哥,有何差遣?”

雷耀扬回应了一声,接着平静地说:“花仔,立刻召集人手,明早我们便前往屯门。”

花仔听罢,眼中闪过兴奋光芒:“明白,大哥!”

待花仔回去后,雷耀扬伴着悠扬的莫扎特旋律,渐渐沉醉其中。

同时,他还给一家戏院老板发了条短信,表示半小时后会到场观剧。

雷耀扬不喜欢有人打扰他看戏,这一通短信实际是要求清场。

尽管此举会让戏院蒙受经济损失,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必须赶走观众。

元朗多数戏院均由雷耀扬掌控,得罪他将面临全城戏院联合抵制的风险。

每次重大行动前,雷耀扬都会欣赏一场戏剧,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激昂的乐曲中,雷耀扬唇角微微上扬。

……

另一头,生番坐在车上返回屯门。

他靠在后座,望着窗外疾驰的风景陷入沉思。

阿迪坐在副驾,一边开车一边从后视镜留意着生番的动静。

很快,阿迪开口了,目光带着忧虑:“生番哥,我们真要投奔东星吗?”

生番瞥了他一眼:“不这样还能怎样?雷耀扬掌握了我的把柄,拒绝就等于死亡。”

“你也见识过恐龙哥的遭遇,那场面太可怕了。”

“不过……”阿迪停顿了一下,说道,“不管是蒋先生还是耀哥,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如果我们坦诚相告……”

“然后呢?”

生番冷哼一声:“本来陈浩南有大佬b和太子撑腰,我都觉得胜算不大,要是这事传出去,蒋先生肯定不会让我继续参选。”

生番不仅在镜头前发誓效忠东星,还出言侮辱蒋天养的父亲蒋震。

即便蒋天养再开明,也不可能容忍一个辱骂自己父亲的人担任堂主。

而且生番确信,就算告知蒋天养真相,他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倒不如放手一搏,与雷耀扬较量一番!

“我在恐龙哥身边待了八年,这八年里,为了管理好屯门的洪兴清一色,每次与其他社团冲突,都是我冲锋在前。”

“如今陈浩南无所作为,只想着接手屯门的话事人位置,阿迪,你觉得我要是处在你的位置,能甘心吗?”

听完生番的话,阿迪陷入沉默。

他明白,生番的决心已定,决心与雷耀扬联手。

作为生番的手下,他只需听从指令行事。

况且,若生番成为屯门老大,他的地位也会随之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京夜欲缠欢

若初宁

修仙女穿越盗墓开局偶遇张起

紫月碧君

综武:自创长生法,惊呆小龙女

秋名山飙车

孕期难产你陪绿茶?死遁离开你发什么疯

赚钱养家乐哈哈

抗战:快!把苏辰调到总部

黑枸起

千金校花太高冷,每天和我要抱抱

江边人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