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调查员卡秋莎,被忽悠瘸了?
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调查员卡秋莎,被忽悠瘸了?,姑父有力挺送小芳的背景故事,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对岸,白熊联邦边防军指挥部。
一份关于边境哨所士兵精神面貌“异常”和私人物品来源不明的报告,摆在了指挥官的桌上。
报告语焉不详,但字里行间透着古怪。
士兵们士气高昂得有点不正常,兜里揣着些来路不明的玩意儿,甚至还有传闻说他们在跟河对岸那些成分不明的武装搞“小动作”。
指挥官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这片边境向来是多事之秋,关东军虎视眈眈,任何异常都可能牵扯出大麻烦。必须查清楚!
命令很快下达。年轻的女少尉卡秋莎,因其原则性强、作风硬朗,并且懂一些中文,被选中执行这次秘密调查任务。
卡秋莎领命后,没有惊动任何人。她换上普通士兵的冬装,混进了前往前沿哨所的巡逻队。冰冷的河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卡秋莎裹紧了军大衣,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她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哨所里的士兵们,眼神总是有点飘忽,偶尔还会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看到她靠近就立刻散开。
尤其是那个叫叶戈尔的士兵,上次被她撞见用奇怪的“石头”洗饭盒,这几天更是做贼心虚的样子。机会很快来了。又是一个双方“约定俗成”的交易日。
卡秋莎跟着一小队士兵,潜伏在河岸边的灌木丛后。
没过多久,河对岸果然出现了几个穿着五花八门、扛着老旧武器的汉子,为首的正是那个满脸横肉、笑容憨傻的大个子——王大彪。
王大彪熟门熟路地走到河边,放下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这边,叶戈尔和一个同伴也鬼鬼祟祟地靠了过去,手里拿着一个军用伏特加酒壶和几块黑面包。
双方隔着不宽的河面,开始比划。王大彪指了指麻袋,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做出“好吃”的表情。叶戈尔则晃了晃酒壶。
交易眼看就要达成。卡秋莎的肺都要气炸了!这些混蛋!居然拿宝贵的军用物资,去换对面那些来路不明的破烂!这是资敌!这是渎职!
“站住!”
卡秋莎猛地从灌木丛后站起身,冰冷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冻结了河边的空气。她身后的几个士兵也立刻端着枪冲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河两岸的人。
叶戈尔和他的同伴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酒壶“咣当”一声掉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王大彪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下意识就要去摸腰间的盒子炮。
但他很快想起了大帅的交代,硬生生忍住了,只是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看着对岸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气势汹汹的女军官。
“你们在干什么?!”卡秋莎用生硬但清晰的中文厉声喝问,目光如刀,扫过叶戈尔,又狠狠剜向王大彪,“谁允许你们私自交易的?!”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河风呼啸,只有卡秋莎愤怒的质问声在回荡。
黑风寨。
一个负责警戒的土匪连滚带爬地跑回破庙。
“大帅!不好了!彪哥他们……被毛子给堵了!看样子要动手!”
林好心里咯噔一下。妈的,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种私下交易果然不靠谱。
“走!”林好当机立断,抓起一件外套,“李秀才,带上咱们最好的‘样品’,跟我来!”
他口中的“样品”,是几颗品相最好的“神薯”,用干净麻布包好的几块改良肥皂(碱性降低了些,还加了点猪油,没那么烧手了),以及一小罐李墨涵费尽心机熬出来的、勉强算得上糖浆的“薯糖”。
一行人急匆匆赶往界河边。远远地,林好就看到了对峙的场面。王大彪和两个手下被几个白熊联邦士兵用枪指着,脸色铁青。
河对岸,一个身材高挑、穿着军官制服的年轻女人,正厉声训斥着两个垂头丧气的白熊联邦士兵。
“这位就是他们的头儿?”林好低声问李墨涵。
李墨涵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了一下:“观其气势,应是苏军军官无疑。大帅,看来此事需谨慎应对。”
林好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带着李墨涵走了过去。
“这位……达瓦里希(同志)!”林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友善,他不懂俄语,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懂中文,“请不要误会!”
卡秋莎闻声转过头,锐利的目光落在林好身上。眼前的男人,穿着普通的棉袄,但眼神却异常平静,身后跟着一个文绉绉的老头。
这就是那伙“土匪”的头子?看起来不像个凶神恶煞的匪首。
“误会?”卡秋莎冷笑一声,指着地上的麻袋和掉落的酒壶,“证据确凿,还有什么误会?你们私通边防士兵,意欲何为?!”
林好脸上立刻堆起“真诚”的笑容,那笑容看得旁边的王大彪都一愣一愣的。
“这位女长官,您真的误会了!”林好一边说,一边示意李墨涵上前。
李墨涵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表演,将林好的话用他那套半文半白、引经据典(虽然很多是瞎掰的)的语言“翻译”并“升华”:
“尊敬的苏维埃女军官阁下,鄙上,乃黑风寨之主,林大帅。我等并非寻常啸聚山林之辈,实乃不忍家国沦丧、奋起抗击日寇之义军!素闻苏维埃乃世界无产阶级之灯塔,我等对其怀有最崇高之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