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同的‘主义\\’与\‘道路\\’,水土不服的思想
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不同的‘主义\\’与\‘道路\\’,水土不服的思想,姑父有力挺送小芳的背景故事,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几天,他也观察了赵峰几人。
训练场上,他们动作笨拙,但眼神是认真的,汗水也是真实的。
参与挖土豆、修工事,虽然干活不利索,但没抱怨过一句苦。
尤其是提到东岛倭寇暴行时,那份刻骨的仇恨,做不了假。
沉默片刻,林好缓缓开口:“道理不同,可以慢慢磨合。但打鬼子,这个目标,我们是一致的。”
他看向赵峰和孙明:“你们带来的那些理论,我暂时消化不了,也不打算全盘接受。但是,你们的决心,我看到了。”
“这样吧,”林好手指点了点桌上的简陋地图,“空谈无益。你们既然懂得多,那就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赵峰,你不是说要发动群众吗?正好,李先生的扫盲班缺人手,你去试试,看看能不能用你的法子,让寨子里的老少爷们多认几个字。”
他又看向孙明:“你懂点军事理论?行,回头跟王大彪去训练场,给新兵讲讲队列、战术,看看你的理论能不能让弟兄们少流点血。”
“至于情报共享、物资互助,只要是对打鬼子有利的,都可以谈。”林好语气缓和了些,“但丑话说在前面,黑风寨有黑风寨的规矩,谁要是想在这里另起炉灶,或者搞什么小动作,别怪我林某人不讲情面!”
赵峰和孙明对视一眼,虽然对林好的“安排”不完全满意,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他们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林大帅。”
一场理念的激烈碰撞,最终以一种微妙的妥协和初步的合作意向告一段落。
客人散去,地道里只剩下林好、王大彪和李墨涵。
王大彪还是不放心:“大帅,真留着他们?俺瞅着那俩小子,心思活泛得很呐!”
李墨涵也忧心忡忡:“大帅,此辈所言‘主义’,恐非善类,若引之入寨,日后怕是……”
林好摆了摆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用人之际,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叹了口气,“水至清则无鱼。他们有想法,未必是坏事,关键看怎么引导,怎么用。”
“至于风险……”林好眼神变得深邃,“哼,在我眼皮子底下,量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夜深了,油灯的火苗摇曳着,将林好孤单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土壁上。
他手里盘着那颗光滑的土豆,目光落在地图上。
关内来客,不同的主义,复杂的局势……
黑风寨这艘破船,刚闯过一片风浪,似乎又驶入了一片更深的迷雾。
是坚持自己摸索出来的“土匪发育流”,还是尝试吸收那些听起来很厉害但水土不服的“先进理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