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禹其人
爱的北回归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大禹其人,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爱的北回归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竖亥低下头,弯着腰钻进了门内,门内前方是一排竹墙和兽皮。
“玄关?看来这个年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房屋空间规划和文化礼仪了。还是得打破自己心中的刻板印象。”竖亥一边想着,一边学着姒女华在两旁的稻草上蹭了蹭脚上的泥巴。
“在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里,周以前的城市就是大型部落。这口锅,还得是那些把遗迹复原图外包出去的人的,比例尺都没搞清楚,在广域王权诞生之前,华夏起码经历了500年的城邦时代。”
“绝不能傲慢,将他们当作原始人对待。”
竖亥定了定心神,准备好会见传说中的大禹。
掀开兽皮,穿过第二道门,竖亥来到了屋内,圆形的房间内立着四根柱子支撑屋顶,柱子间的地面中有一个火坑,几根木柴在其中烧的噼啪作响。
围着火坑的是一圈稻草和兽皮,竖亥的正对面,正襟危坐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干净的长发扎在脑后,额头和姒女华一样围着头戴,上方镶嵌着盘龙玉佩。
年轻人身形瘦削,上嘴唇上稀疏的长着几根绒毛,眼睛不大,却是极为有神,身上裹着黑色的麻布长袍。
在年轻人的身边坐着一个光头老者,紧闭双眼,一动不动,老者的身体被一张巨大的熊皮裹着,看来是很怕冷。
“这就是他们口中的钺芒大人,不过任你怎么博学多才,也看不出我的来历吧。”竖亥对着二人行礼,老者只是微微点头,不曾开口。
竖亥的出现让年轻人眼睛一亮,在与身旁老者对视一眼后,年轻人站起身子,拿着兽皮向竖亥走来。
“竖亥,我们有夏氏尊贵的客人,请入座。我是有夏氏的禹。”禹热情的招呼竖亥坐下。
“这么年轻啊,不过也不奇怪,尧还活着呢,只是不知道舜现在坐到什么位置了。”竖亥寻了个片稻草,正打算盘腿坐下,但是想了想又跪坐着了,毕竟盘腿坐不太雅观。
“怎么丝绸衣服都有了,还没有兜布呢?回头我先给自己缝两条裤子穿。”竖亥跪坐在稻草上,虽然有些难受,但很快也就习惯了。
待竖亥和姒女华坐好,禹从怀中摸出了一个青铜铃,摇了两声。随后笑着对竖亥说:“竖亥,我们边吃边谈。”
“饭桌上谈事情真的是自古以来啊,不过也挺好,几个果子填不饱肚子。”竖亥吐槽了一句,但是目光却被禹身穿的黑色长袍和手中的青铜铃吸引了。
“还有青铜,一直到秦朝,青铜还在大规模使用,青铜西来的假说可信度较高,但是看来中原地区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复杂的青铜器了。”
尽管目前学界对青铜西来的主流看法是赞同,因为考古证据充分。
但他们忽略了两个的问题,
一是新石器时代,技术的传播是否真的那么便利。
二是在技术的前置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发展是否需要依靠外来传播。
毕竟只是实用性经验技术,而非抽象化科学体系。
“从昨天开始见到的衣服都是原色的,我还以为染料没发明呢,没想到已经有黑色了,不知道别的颜色有没有,也许染色的布还能卖些......”竖亥想到这,愣了一下,然后迅速在上古语言中搜索起来。
“钱,怎么没有钱这种词汇,那现在的等价交换物是什么?还是以物易物吗?”经商赚取第一桶金的美梦算是碎了一半,竖亥明白,如果没有等价交换物,自己一个人没办法经商。
“看来这个年代单打独斗是没戏的。”
竖亥正胡思乱想着,一阵食物的香味传来,几个妇人捧着陶盆,杯子进入屋内,依次在三人面前摆好后离开了。
竖亥低头看了看,两个盆内放着五花八门的食物,烤肉,稻米和小米混合的饭团,一些水煮的葵菜,另一个盆内放着李子和梅子,旁边还有一小堆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