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正规化\\’与\‘土匪气\\’的融合
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正规化\\’与\‘土匪气\\’的融合,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些经历过早期训练的老兵也纷纷点头,觉得还是大帅那套“怪模怪样”的操练更管用。
林好看着周文海气急败坏的样子,又看看战士们茫然无措的表情,脑中灵光一闪。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走上前,“周指导员,战士们基础差,可能需要更简单直观的方法。要不,试试我以前琢磨的一个土法子?”
说着,他也不管周文海同不同意,直接站到队伍前面,大声喊道:“全体都有!跟我做!预备——起!”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伸展运动……”
熟悉的口令,简单明快的节奏,正是林好当初为了锻炼老黑风寨土匪们身体,从现代广播体操里扒拉出来的简化版。
战士们一愣,随即跟着做了起来。
虽然动作依旧有些僵硬,甚至有些滑稽,但比起刚才的混乱,明显整齐多了,至少胳膊腿都朝着一个方向伸。
王大彪看得眉开眼笑,得意洋洋地对周文海说:“周指导员,瞧瞧!还是俺们大帅的法子管用!这叫啥?这叫…土法练兵!对,土法练兵!”
周文海看着那如同群魔乱舞,却又带着某种诡异协调感的广播体操,嘴角抽搐了几下,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这…这简直是胡闹!可偏偏…效果还真他娘的不错!战士们练得起劲,队伍也确实像个样子了。
他最终只能黑着脸,捏着鼻子默认了。
李墨涵则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奋笔疾书,很快一篇《论广播体操与黑风寨精神之内在联系及时代价值》的新文章出炉,称其“动作开合有度,暗合阴阳至理,寓战斗于娱乐,展健体于无形,实乃大帅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强军健民之妙法也!”又是一顿天花乱坠的“迪化”猛吹。
伙食方面,周文海本着革命传统,提倡“节约粮食,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
林好当面表示坚决拥护,一定发扬赤塬根据地精神。
但到了饭点,食堂里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土豆盛宴”。
炸土豆条、土豆炖牛肉(牛肉少得可怜)、烤土豆片、土豆泥、土豆饼、土豆汤……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豆”。
战士们倒是吃得挺香,毕竟管饱,就是吃多了有点烧心,嘴里发腻。
王大彪私下找到林好抱怨:“大帅,咱能不能换换样儿啊?天天土豆,顿顿土豆,俺现在看见土豆都想吐!啥时候能让弟兄们敞开了吃顿肉啊?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林好拍拍他的肩膀:“彪哥,困难时期,土豆是宝!能量高,产量足,能活命!肉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再等等!”
为了体现“军民鱼水情”,周文海还组织战士们利用训练间隙,去帮驻地周围的老乡干活。
黑风寨的战士们热情很高,干活也确实卖力。
就是这方式…有点过于“硬核”。
帮大娘挑水,嫌扁担两头挂一个桶太慢,直接找来两根粗木杠,一头拴一个大水桶,两个人抬着就走,摇摇晃晃,水洒了一路,吓得大娘心脏病差点犯了。
帮大爷劈柴,抡起缴获的工兵斧,嘿哈嘿哈,跟砍鬼子似的,一顿猛砍,木柴飞溅,把人家整整齐齐的柴垛劈得跟狗啃过一样,大爷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柴火欲哭无泪。
老乡们哭笑不得,既感激战士们的热心,又有点害怕他们这种“土匪式”的帮忙。
经过周文海指导员一番“正规化”和林好一系列“土味”操作的混合改造,黑风寨的整体风格变得更加奇特了。
战士们嘴里偶尔会蹦出几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但行动上依旧带着浓厚的江湖草莽气。
队列训练用的是广播体操,思想教育掺杂着李墨涵的“大帅思想”,就连做好事都透着一股让人哭笑不得的“豪放不羁”。
周文海看着这个既有解放区“先进思想”萌芽,又处处透着土匪“自由散漫”和林好“歪门邪道”的根据地,常常陷入沉思,最后只能无奈地叹气。
“这个林大帅…真是…与众不同啊!”
李墨涵则捻着胡须,一脸欣慰地总结道:“周指导员,您看,这正是我们根据地实践出的‘黑风寨特色道路’!既吸收了先进理论,又结合了本地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势!此乃创新之路,胜利之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