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黑风寨的‘经济建设\\’,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土豆,掂了掂:“咱们就发行‘黑风票’!规定好,一张‘黑风票’能换多少斤土豆。咱们根据地里,买卖东西,发军饷,都用这个‘黑风票’!土豆就是咱们的硬通货!”

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连一向沉稳的陈博文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似乎想从科学角度论证其可行性。

王大彪更是挠着头皮,满脸写着“俺听不懂,但大帅说的肯定牛逼”。

“黑风票”很快被印制出来,用的是根据地自产的粗糙纸张,上面印着黑风山的图案和“黑风票”三个大字,以及代表不同面额的土豆数量。

起初,百姓们将信将疑,但当他们真的可以用“黑风票”从供销点换到盐巴、布匹(虽然限量),可以用它买到别人家多余的鸡蛋、蔬菜时,疑虑渐渐打消了。

战士们领到的军饷也变成了“黑风票”,他们可以用票子去买烟叶、买零食、甚至给家里捎带点东西。

根据地内部的经济,像一潭死水被注入了活泉,慢慢地流动起来。

东岛军的封锁依然存在,但“黑风票”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内部物资流通的困难,让根据地的经济循环得以维持。

为了维护“黑风票”的信誉,林好下令建立了专门的“黑风票管理处”,由李墨涵负责监管。

同时,他严令各地粮仓必须保证充足的土豆储备,作为“黑风票”的价值支撑,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

对于伪造“黑风票”的行为,更是直接定性为“破坏根据地经济”,抓到就是严惩不贷。

李墨涵拿着一张崭新的“黑风票”,激动得浑身发抖,仿佛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他连夜奋笔疾书,一篇洋洋洒洒的《论黑风票的伟大意义》新鲜出炉。

“大帅此举,实乃经天纬地之策!以土豆为锚,发行黑风票,看似寻常,实则蕴含大道!”李墨涵在干部会议上,唾沫横飞,慷慨激昂,“此乃打破东岛倭寇经济封锁之神来之笔!更是我黑风寨建立独立自主经济体系之万年基石!是林帅‘土豆经济学’思想光辉照耀现实的伟大体现!”

他引经据典(虽然很多典故用得驴唇不对马嘴),将“黑风票”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听得王大彪等人云里雾里,但都觉得“大帅牛逼,李先生说的对”。

林好听着李墨涵的吹捧,嘴角微微抽搐,内心疯狂吐槽:“我就是想让大家有东西买卖,别憋死在根据地里……什么土豆经济学?我哪懂那个!”

但在李墨涵的大力宣传和根据地现实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热潮在黑风寨根据地展开了。

开荒的号子响彻山谷,工坊里机器的轰鸣日夜不息,集市上用“黑风票”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生活依然艰苦,物资依然紧缺,外面东岛军的封锁线如同绞索般越勒越紧。

但根据地里的人们,眼中却少了几分惶恐,多了几分忙碌和坚定。

他们挥洒着汗水,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用那印着土豆的“黑风票”交易着彼此的劳动成果。

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活力,在黑风寨的土地上悄然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道第一棺

箫不语

小作精要带崽离婚,大佬急疯了

斤二

横刀夺爱后,顶级大佬夜夜亲红温

洛宝儿

重生末世:开局掠夺SSS级天赋

南通大师兄

知乎预言后,我成了世界守护者

剑圣阿飞

六爷!宝姑娘又出去赊刀了!

龇牙笑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