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朝廷应对
我是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朝廷应对,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我是昆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时间,获得了无数底层民众的支持。
那些走投无路的人,纷纷加入了黄巾军中。
黄巾军迅速发展壮大,从数十万人迅速膨胀到了上百万。
颍川郡,波才率领数万人轻松地占领了治所阳翟。
麾下黄巾军多达十余万,一时风头无两!
南阳郡,张曼城率领黄巾军迅速攻占了郡治所宛城,斩杀了太守褚贡
……
大汉十三州,有八州同时烽烟骤起,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
盘踞深宫的汉帝刘宏,立即任命在剿灭洛阳太平道中立有大功的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
由他率领左右羽林军和五营士驻扎在都亭,负责拱卫帝都洛阳。
同时,刘宏加强了洛阳周围的函谷关、太谷关、广成关、伊阙关、轩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的防御,防止黄巾军进攻帝都洛阳。
任命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谏议大夫朱儁为右中郎将,率领中央的五校骑兵和三河地区的精锐,共计四万余人前往颍川郡平叛。
任命尚书卢植为北中郎将,带领剩下的北军五校将士前往冀州平叛。
北军五校,是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和射声,五营共计四千多精锐。
加上临时募集而来的人,共计一万三千多。
同时,刘宏还下令让护乌桓校尉宗员作为卢植的副将,率领麾下五千多人加入卢植的平叛大军。
皇甫嵩趁机上疏,请求汉帝刘宏下诏大赦党人,释放被流放的士人。
中常侍吕强也建议刘宏采纳皇甫嵩的上疏,毕竟那些党人之中,也有不少的人才。
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别把这些人才推给了那些叛贼。
皇甫嵩还建议用皇宫中的大量钱财,和西园中的大批良马来充实军需,赏赐士卒,激励士气。
同时,请皇帝下令各州积极筹集钱粮和物资,支持朝廷大军平叛。
刘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捏着鼻子都依了他们所求。
数天之后,皇甫嵩与朱儁两人率领四万多人南下颍川,去扑灭盘踞颍川郡的波才去了。
而卢植呢,则率领一万三千多人往冀州开拔而去。
为什么皇甫嵩与朱儁两人带的兵马远远多于卢植?道理其实很简单。
汉帝刘宏怕死,而且还是极度的怕死!
颍川离洛阳实在太近了,波才聚集了十万人马,直接威胁着洛阳京畿的安全。
而且,还有南阳张曼城部三十多万的黄巾军在旁虎视眈眈,要是不多带点人的话?
不说刘宏不放心,就连皇甫嵩、朱儁这两条老狐狸都不会安心。
而冀州张角虽然号称十多万,毕竟山高路远,一时半刻也不会打到洛阳来。
而且,巨鹿郡太守郭典善于用兵。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手下兵马也不少,有效地牵制住了张角。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还有黄河天险呢!
孟津关位于黄河孟津渡口,北濒黄河,南依邙岭。
地势极其险要,妥妥的易守难攻之地。
大将军何进早早就在这里加强了防御,牢牢固守着洛阳的北大门。
而小平津关则与孟津关形成了犄角之势,以黄河河道为天然屏障,同样的易守难攻。
只要牢牢控制住了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就算张角在冀州有雄兵百万,又能奈他何?
至于冀州因朝廷救援不力,会不会丧失?
比起近在咫尺的颍川黄巾军的威胁,那就不足为道了。
所以,卢植这一路人马就有点少得可怜。
不但刘宏这样认为,就连满朝文武都认为,卢植这路人马只是一招闲棋罢了。
皇甫嵩、朱儁的那一路官军,才是他们众望所期。
然而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却恰恰给了众人一记重重的耳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