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劝说成功,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我是昆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刘昆和黄叙的伤势大有好转,但还不适合长途跋涉,于是他们决定继续在这个废弃村庄休整。

三天后,刘昆在张宁的悉心帮助下,炼体秘术的双修之术大放异彩,让他成功稳住了伤势。

然而,局势紧迫,容不得刘昆和黄叙等到完全康复的那一天,还是启程赶往了瘿陶。

数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瘿陶太平道教众的聚居地。

张牛角和张宁马上召集了教中的各个头领,准备坐下来一起商议将百万教众迁徙到雁门的大事。

一开始,事情并不顺利。

汉人有着很深的故土情结,谁都不想背井离乡。

所以,很多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也是在情理之中。

“我们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生活安稳,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去那不知情况的雁门?”一位年长的太平道头领皱着眉头,大声说道。

“就是啊,雁门山高路远,还得翻越那高高的太行山。咱们这么多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的,怎么走得了这么远的路?”另一个头领也附和道。

“而且,这一路上要吃要喝的,这些用度可不是个小数目,谁能解决得了?”又有一个头领担忧地说道。

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不少头领都面露难色。

眼见局势愈发混乱,刘昆、张宁与张牛角三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张牛角深知,若不尽快统一教众思想,等朝廷大军一到,就一切都迟了。

那这次的救援计划就要失败了,上百万的太平道教众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张牛角神色凝重地站了起来,目光深沉地扫视着众人。

他无奈地说:“诸位头领,想必各位都知道,如今虽然朝廷腐败,但仍然比我们强大许多倍。朝廷对我们太平道早有打压之心,如今更是不断调集军队,疯狂围剿我们。天公将军与朝廷大军在广宗激战,形势对我方极为不利。如今朝廷一心想要将我们太平道斩尽杀绝,不留后患。如果朝廷大军压境瘿陶,我们这百万教众将毫无抵抗之力,必定会遭受惨重的灾难。到时候,家园被毁,无数教众惨遭屠戮,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会中众人听闻,都不禁面露惊恐之色,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张牛角环视一周,接着说道:“雁门郡的刘昆大人,是一位心怀大义之人。天公将军已经向他求助,刘大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收容我们百万教众。要知道,光接纳我们百万教众脱离虎口,前往雁门,就需要花费巨量的粮食、人力和物力。可即便如此,刘大人依然义无反顾地全力接济我们,这份恩情我们无以为报啊。”

说到此处,张牛角微微躬身,以表对刘昆的敬重:“所以啊,诸位兄弟,我们迁移到雁门,就能得到刘大人的妥善安置。不仅能暂时躲避朝廷的围剿,还能在那里继续弘扬我太平道的教义。”

“这不仅是救助我们自己,更是对大贤良师张角及黄巾军将士们最大的支持啊!他们在为天下苍生而战,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能让太平道的火种就此熄灭。”

众头领都一片默然,显然很多人都在思考张牛角的这番话。

张宁也走上前,激昂地说道:“没错!我们太平道秉持着救助苍生的宗旨,一直都在为百姓谋福祉。迁移到雁门后,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践行教义,为天下苍生做更多的事。如果现在我们就此放弃,坐以待毙,那我们就违背了太平道的初心啊!”

一位年轻的头领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张渠帅,圣女,某愿意带领我部教众跟随前往雁门!我相信天公将军,也相信刘大人,更相信太平道在雁门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他的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越来越多的头领开始点头,表示愿意支持迁徙。

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百万教众中的头领们纷纷被打动了。

他们明白,此时跟随张牛角、张宁的提议,带领教众迁徙到雁门郡,或许真的能有一线生机。

刘昆适时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诸位头领,前往雁门的路途遥远,确实充满艰辛。某已经做好了布局,所需粮食也已经齐备,沿途还有我一万精锐大军在接应。某相信,只要我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开启新的希望!”

刘昆的这番热血沸腾的一番话,顿时就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

就这样,百万教众迁徙至雁门的计划,终于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然而,大家都清楚,这一路前往雁门,困难重重,数不胜数。

想要将这百万教众完好无缺地迁徙过去,这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道门,封神之战!

天下1988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大厦的老鲁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面包和饼干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书虫破茧

伐天逆仙

依山而居

仙路尽头不见仙

依山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