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跨界启航,重生之商业鬼才,山火之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5 章:跨界启航
夏日的蝉鸣声穿透办公室的纱窗,陈风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制造业论坛弹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从发动机工厂带回的金属齿轮。省食品工业协会颁奖典礼上,邻座企业家关于 \"中国摩托车产业即将爆发\" 的论断,像根细针扎在他的神经上 —— 那是上一世他错过的千亿级市场。
\"陈总,研发部送来新的可行性报告。\" 助理小吴将装订整齐的文件放在桌上,封面上 \"摩托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 的标题格外醒目,\"林建先生和李宏伟先生在会议室等您。\"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中,林建的手指敲打着桌面:\"小陈,食品厂现在现金流稳定,为什么非要挤制造业的独木桥?\" 李宏伟则翻看着报告,镜片后的目光落在 \"首期投入 500 万\" 的数字上:\"制造业重资产、长周期,咱们的资金链能承受吗?\"
陈风站起身,从文件夹中抽出两张图纸:一张是他手绘的摩托车发动机草图,另一张是从空间系统中 \"看\" 到的精密设计图。\"两位叔,2008 年到 2015 年,是国产摩托车出口的黄金期。\" 他指着草图上的关键部件,\"我们不做整车,只做高附加值的发动机核心配件,比如活塞环、曲轴。\"
李宏伟的手指突然停在图纸的材料标注上:\"钨铬钒合金?这种材料国内能买到?\" 陈风笑了笑,想起后山老周的矿井:\"我已经联系了地质勘探队,老家的废弃矿井里有这种稀有金属,纯度达到工业级标准。\"
两周后,陈风站在老矿井前,看着勘探队员取出的矿石样本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光泽。空间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活塞环的三维模型自动叠加在矿石上,每个分子结构都与记忆中的图纸完美契合。\"周叔,\" 他转身对站在身后的老匠人说,\"当年您和我爸研究的合金钢配方,现在能派上大用场了。\"
发动机研发实验室在旧厂房改建而成,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切割的气味。陈风聘请的首位机械工程师张工正在操作台上摆弄零件,看见陈风进来,举起一个变形的活塞环:\"陈总,按照现有工艺,耐高温测试只能撑 200 小时,离行业标准还差 100 小时。\"
深夜的实验室里,陈风独自对着空间系统的光雾发呆。吊坠在掌心发烫,光雾中浮现出父亲临终前的场景 —— 老人颤抖的手在他手心里画着齿轮,当时的他不懂,那是父亲未竟的机械梦。\"或许,答案就在后山。\" 他突然想起暴雨后寒潭水的特殊性质,抓起安全帽冲向夜色中的山林。
寒潭边,陈风将吊坠贴近水面,淡金色光雾与潭水交融,在岩石上投射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全息影像。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活塞环样品,浸入冰冷的潭水,奇迹般地看见冰晶沿着金属纹路自动排列,形成天然的散热导流槽。\"原来如此!\" 他兴奋地大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寒潭水淬火能让金属分子结构重组!\"
张工看着重新送检的活塞环检测报告,双手微微发颤:\"陈总,耐高温测试突破 350 小时,远超行业标准!这种工艺简直是... 是神来之笔!\" 陈风笑而不语,将寒潭水的采集和使用流程写入核心技术文档,封面郑重地签下父亲的名字 —— 这是属于两代人的技术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