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深空交响,重生之商业鬼才,山火之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阴影中,\"寒潭一号\" 基地的生态舱突然响起警报。陈风盯着监控屏幕,看见蓝藻培养舱的荧光灯正在不规则闪烁,原本清澈的培养液泛起浑浊的白沫 —— 这是地月磁场共振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衡。
\"苏雨涵,启动寒潭水的量子共振调节!\" 他对着对讲机大喊,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输入寒潭中心的地磁参数,\"把培养舱的重力模拟调至寒潭深度 70 米的水压环境!\"
透明观察舱内,苏雨涵穿着笨重的航天服,将随身携带的寒潭水样本倒入应急系统。当水分子与月球尘埃接触的瞬间,培养液中的蓝藻突然发出幽蓝荧光,如同寒潭矿脉在回应来自地球的呼唤。\"陈风!共振频率吻合了!\"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蓝藻开始主动吸收月球土壤中的钛元素!\"
地球的深夜,柳如烟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与火星开发联盟周旋。对方以 \"寒潭生态技术威胁外星环境\" 为由,试图冻结 \"星际生态银行\" 的注册申请。她打开全息投影,展示着月球基地的实时画面:\"各位代表,我们的蓝藻不仅净化空气,还在修复月球表面的辐射损伤 —— 这是共生,不是威胁。\"
姜雪的安保报告通过量子通信传来:\"陈总,火星探测船 ' 挑战者号 ' 在近火轨道被不明激光照射,船身涂层出现寒潭材料特有的冰裂纹。\" 她的身后是此起彼伏的警报声,\"光谱分析显示,激光频率与黑狼重工残留的间谍设备一致。\"
陈风盯着月球基地外的反重力塔吊,那些用寒潭材料建造的机械臂正随着地月潮汐轻轻摆动,突然想起父亲图纸上的一句话:\"真正的太空技术,是让机械成为星球的新脉搏。\" 他对柳如烟说:\"把生态银行的首个项目定为 ' 火星寒潭花园 ',用地球的苔藓和月球的蓝藻构建共生系统。\"
回到地球的航天实验室,老周正在给新一代反重力引擎刻制铭牌。老人的手比以往颤抖得更厉害,却坚持要亲自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小风,当年你爸在拖拉机上刻字时,总说每个笔画都要顺着齿轮转动的方向。\" 他摸着引擎外壳的冰裂纹,\"现在轮到咱们在火星上刻字了。\"
火星探测任务的核心难点在于着陆器的热防护系统。传统材料无法承受火星大气的剧烈摩擦,而寒潭永磁矿与火星赤铁矿的共生反应始终不稳定。陈风带着苏雨涵钻进后山的熔岩洞,空间系统的光雾突然在火山岩上投射出火星磁场模型 —— 寒潭水与火星大气的二氧化碳竟能形成天然的冷却屏障。
\"把永磁矿粉末与火星土壤按 1:3 混合,\" 陈风指着光雾中的分子链,\"就像寒潭水与矿脉的共生结构。\" 当苏雨涵将新配方倒入高温熔炉,合金表面竟自动形成与火星极地冰盖相同的螺旋纹路,热防护性能提升了 60%。
国际火星开发大会在上海召开,陈风团队带着 \"寒潭共生舱\" 模型亮相。柳如烟的演示不再局限于技术参数,而是播放了一段震撼的视频:月球基地的蓝藻孢子随着陨石尘埃飘向火星,在模拟大气中萌发出淡蓝色的菌丝。
\"我们不是在征服火星,而是在编织宇宙的生态网络。\" 陈风举起装有火星土壤与寒潭水的培养皿,看着菌丝在重力场中舒展,\"就像寒潭的水滋养着山林,宇宙中的每个星球都该成为生命的琴弦。\"
黑狼重工的残余势力却不愿接受共生理念。当 \"寒潭二号\" 火星探测船进入转移轨道,姜雪的安保系统突然捕捉到 12 个高速接近的不明物体 —— 那是搭载着反物质炸弹的自杀式无人机,涂装着早已解散的极端组织标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