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无特别之处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无特别之处,我与63岁的张芸小说 内容简介,你很会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哈。”
“正是这样。”朴狗儿急忙附和。
朱元璋问:“听你之意,夏白的生意做得不错?”
朴狗儿答道:“岂止不错,简直是极好。短短二十日,已卖出二十多万斤食盐。”
“有人推测,若是全应天府算上,恐怕不止三十万斤了。”
“多少?”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提高,手中的筷子微微颤动,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严肃地追问:“你再给我说一遍,他这二十天卖了多少?”
朴狗儿苦笑着摇头。
这个数目确实令人震惊。
起初他也吃了一惊。
这不是寻常货物。
这是盐啊。
朴狗儿回答道:“回禀陛下,据城中多人估计,恐怕已超过三十万斤,虽未有确切数字,但公开的销售量已有二十万左右。”
“这些数据并非杜撰,而是夏白的盐铺每日公示的结果。”
“至今无人提出异议。”
朴狗儿毕恭毕敬地回复。
“这么多盐?二十天就卖完了?他能生产这么多吗?应天府能消化这么多?”
朱元璋满心难以置信,这个数字太过离谱,应天府人口不过五六十万。
这意味着每家三口人都买了一斤盐。
这绝不可能。
对于这个数字,朱元璋本能地怀疑。
朴狗儿苦笑着说:“陛下,老奴怎敢欺瞒陛下?”
“夏白的盐铺每日都会将销量明明白白地公示出来。”
“的确卖出了这么多。”
朱元璋正襟危坐,目光如炬,指着朴狗儿说道:“既然你对此事有所知晓,便仔细说来,他是如何能卖出如此之多的盐,又是如何能生产出这么多的。”
“这绝不是个小数目。”
朴狗儿略作沉吟,脑海中回忆着种种细节,答道:“启禀陛下,关于为何能够大量产出,似乎是那蒸汽机起了关键作用。听说经过多次改进,效率大增,比人力强得多。如今机器与人力昼夜不停运转,这才成就了这般惊人的产量。”
“不过具体情形,老臣也未必尽知。”
朱元璋颔首认可。
这类机密事务,确实难以完全掌握。
但为何能卖出这么多,倒并非难解之谜。
朴狗儿接着说道:“夏白之所以能够售出如此多的盐,原因很简单,就是价格低廉。”
“他卖给百姓的价格是每斤十五文。”
“比其他盐铺便宜了一半。”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百姓手中本就拮据,遇到低价盐自然蜂拥而至,然而能卖出三十万斤的数量,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个数字实在庞大。
朴狗儿笑呵呵地说道:“这些盐之所以能卖出这么多,还得归功于陛下。若非夏白是今科状元,怎会引起这般轰动?若非陛下深得民心,受百姓爱戴,怎能赢得如此巨大的支持?”
“这一切皆因陛下的仁德所致。”
朱元璋听罢一笑,明白这是朴狗儿在奉承自己,但话中之意却颇为悦耳。
朱元璋道:“只要百姓过得好,便是好事。”
“我所求不多,只愿百姓日子能更好些。”
“夏白这生意做得还算成功。”
“传令下去,今后朝廷给官员和各地藩王供应的盐,都换成这种。我的性子虽有些急躁,但只要他们一心为我、为大明效力,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老臣领命。”朴狗儿应道。
夜幕降临。
夏日夜晚格外闷热。
蚊虫滋生,耳边嗡嗡作响。
盐厂外的一片空地。
周围燃起了一些炭炉,将空地照得通亮。
空地上坐着十多人,大部分是妇女,还有几个老人。
空地外围则围聚着上百人,全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里面,期待着夏白的到来。
不久后。
人群中传来一阵动。
夏白的身影徐徐浮现于众人面前。
众人心头一沉,齐刷刷站起身来,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夏白手中轻摇竹扇,走到空旷之处,扫视周围十几个代表,微微颔首道:“诸位的需求,我已知晓,可以理解。但规矩就是规矩,盐场与矿场乃我所创,员工亦由我选定。”
“人员流动由我决定,而非你们。”
“此次因未对生产造成实质影响,若真干扰到工厂运作,无论对方与谁有亲,我只看是否妨碍了工厂正常运转。若如此,则这些人不适合留在此处。”
“我会立即清除此类人员。”
“让他们返回原籍。”
“此外。”
“我不缺人手。”
“虽然熟练的盐工和矿工不多,但我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去培训新人。”
“我的管理模式与以往单干模式截然不同,你们口中的那些所谓经验,在这里并不适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