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抛砖引玉
修理所的新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抛砖引玉,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修理所的新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达笑着说道:\"李哥,吴哥你们当初能想到去河里养鸭子.卖鸭蛋去挣钱,其实就是在进行一个思想转变,只是这种转变过程中被硬生生的打断了。种地也是一样,如果今天我没有告诉你们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也许你们还觉得自己每年都有两千块钱的收入,十年就应该是两万对吧?但是你们扪心自问一下,有些人就算在地里干了一辈子的活,他们的手里也没有拿到过一万块钱是什么感觉吧?难道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没有用心的干活?种地?\"
李宁波叹了一口气:\"世代为农,我们能想到的也只有这样的办法,因为我们离不开土地,因为我们会的就这么多,假如不是那些摊派任务,不是那些人下来吃吃喝喝……\"
赵达打断了他准备发的牢骚说:\"既然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那么以前的事情就别再提了,我们凡事都应该向前看,而不是一直在为过去的事后悔,既然养鸭子的路走不通了,那就可以再想别的办法挣钱,对不对?而办法总是人想出来,老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现在我们这里的情况也都已经明摆着了,除了有附近的河就是耕用地了,既然水里给我们创造不出其他的条件,也没有山可以依靠,那么就也只能在这土地上想办法了。\"
闫旭辉:\"祖祖辈辈种了几辈子地了,这么多年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如果种地能得到利益,挣到钱,那么现在我们也不会穷成这个样子。所以这从地里挣钱是没有办法了。\"
吴玉华:\"都是玉米,小麦,以前还种过大豆,但是这些农作物都没有多少利润,只有种棉花的时候还能剩点钱,但是这几年棉纺厂里收的棉花价格也逐渐的降下来了,而且棉花的病虫害越来越厉害,所以现在棉花也没有人种了。\"
赵达:\"人类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以衣食住行为生存的主要目的,作为我们底层的劳动人民如果想突破自己所在的阶层,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从意识上突破。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也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需求。我们也只能利用这有限资源,在这几个方面上想办法了,\"
闫旭辉:\"这些道理大家都懂,衣就是身上穿的,食就是吃的玩意儿,住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房子,行就是走路、骑摩托车、开汽车之类的。可是衣食住这些东西人人都有,就算你想卖,谁来买呢?摩托车、汽车这种东西我们又不会造,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吧,想法倒是挺好,但是看起来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挺美但也够不着啊。\"
赵达:\"大家都一样,这种理解也是最朴实的,最直接的,不过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想想呢?资源确实是每个人都有,可不能代表每个人就不再需要。以前李哥,吴哥能去养鸭子挣钱,这就是对“食”的更深一层理解,就像给“食”这个大蛋糕又加了一层奶油。获得利益自然就要高了。\"
李宁波:\"这种事谁都能做,我们能想到也是因为以前县城里的肉联厂给的启发。那时候肉联厂正红火,村民在家养鸡,他们就专门收购,然后加工成各种肉食品。我们村靠着河所以就想到养鸭子,这东西放河里就行,不占地儿,打扫也不用太勤,还不像养鸡那样有购买饲料的压力,而且鸭蛋价格也能增加点收入,我们这也算占了天时地利。只是后来的事就不提了,现在连县里肉联厂效益都不太好,因为模仿这种模式的地方太多了,棉纺厂、翻砂厂也一样,我亲戚在纺织厂,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赵达:\"做衣服需要原材料,先把棉花织布再做成衣服,这是一条产业链;住得需要有地方建房子,还得有砖瓦水泥这些材料,建房工人也不能少,这也是一条产业链;行需要用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这些背后都是复杂的工业制造,也是一道完整的产业链。现实生活中只有食品的产业链最简单,因为从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就能上饭桌,再细分一下就是把粮食磨成面粉,再蒸馒头、加工饼干,煎饼,面条等等,这些在家里就能完成,对吧?那我今天想问问你们,人活着天天都需要吃饭,不会是每天都只在饭桌上干啃馒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