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从今日起,本大爷就要改行种地了,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爱吃葡萄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是府试和院试时再来几道这种难度的,那恐怕只有坐以待毙了。

想到这里,谁还能安心?赶紧回去温习功课才是正经。

这股紧张的氛围逐渐蔓延开来,甚至全国的学子们都开始闭门苦读。

即便之前信心满满的那些人,现在也不敢小瞧胡惟庸的手段了。

毕竟,他只用一道题就展示了让人敬畏的实力。

如今,谁还敢轻视?

这次闭门读书倒是挺有意思的。

所有人都在拼命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不再是单纯啃四书五经了。

唐诗宋词、史学杂记、四书五经……

过去他们不屑一顾,只当娱乐的书籍,现在也都成了必读之物。

不仅有人一本本地翻阅记忆,还有人找来各种杂谈趣事的书来看。

毕竟,在摸不清胡惟庸出题思路的情况下,广撒网多捞鱼是最稳妥的办法。

管它什么书的名声如何,先看了记了再说,总不会吃亏。

一时间,全国各地满是勤奋读书的身影。

各地学政见状,不管懂不懂,都排队上奏皇帝,声称此地学风浓郁。

(本章完)

------------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恢复平静。

再多的抱怨也无法改变结果,再多的不满也不能帮助未来的府试。

虽然有一群落榜的考生还在唉声叹气,但实际上他们的悲鸣毫无作用。

不论胡惟庸搞出来的这场“怪题”让多少考生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只要朝廷并未宣布试题无效,依然认可了此次考试的结果并予以张榜公告,那么一切便不可更改。

朝廷的尊严远胜于这些学子的前途。

于是,无论是侥幸登榜还是遗憾落榜的学生,在县试成绩公布后,又都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

那些未能上榜的学子虽满腹怨言,认为自己运气不佳,遇到了胡惟庸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但也隐隐明白自己的实力不足。

或许下一届没了胡惟庸这个变数,情况会好些,但如果自身没有进步,即使再参加一次,恐怕还是会失败。

而那些上榜的学子同样感到压力山大,毕竟这只是科举的第一步,往年的成功往往只是家里的小事,无需大肆庆祝。

今年若非胡惟庸的折腾,怕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如今虽然暂时上榜,但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中,谁知道还会遇到什么麻烦。

正是这种心态一致却理由各异的情况,使得大明的读书人群体近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刻苦精神。

每个人都仿佛置身于学海之中,以苦读为舟。

不仅学生们忙碌,负责组织此次考试的礼部官员们此刻也在擦干额头的冷汗,迅速投入府试的筹备工作。

回想之前学生们的声浪,谁能不心惊胆战?要知道,空印案还在眼前,如果这件事闹大惊动了朱元璋,那他们这群人很可能因牵连而性命堪忧。

幸运的是,胡惟庸去了一趟宫里,回来时带着几份赏赐,不仅平安无事,据说这些赏赐还是他主动要求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更有不少人开始盘算起来:胡大人得了好处,回到府邸得意洋洋,我们能不能也做点什么,至少能在奏章上留名?

毕竟,胡大人的地位深受皇帝信任。

若是到时候这位大人物随便提点一下我们的名字,那岂不是飞黄腾达的机会?

还是那句老话,能混到官场的人,哪个不是精明之辈?

于是,礼部上下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无需任何人督促,便自行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了。

胡惟庸听到这个消息后,愣了一下,随后嘴角扬起一抹诡异的笑。

他随口敷衍了几句表扬的话,便转身回家继续过他逍遥自在的日子了。

规模更大、花样更多样化的歌舞会、更加激烈的肉搏比赛、厨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会、池塘里新一轮的钓鱼大赛……

在家里的胡惟庸,不仅将摆烂玩出了新境界,还搞出了一系列新奇的娱乐项目。

他过着轻松自在的小日子,别提多舒坦了。

这一天,应天的阳光洒在胡惟庸身上,为这条“咸鱼”镀上一层金光。

本来他正晒着太阳积蓄能量,准备约上娜娜和春妮儿进行一场新技能挑战赛,却忽然微微睁开眼睛。

一道他极为熟悉的淡蓝色屏幕又浮现在眼前,已经许久未见的它,让他有些恍惚。

【恭喜主人享受闲适生活百日,特赠两公斤土豆作为奖励。】

【此物经过系统改良,主人只需亲自照料种植,产量便会翻倍。】

【期待主人继续保持这种舒适的生活方式!】

看着这些字迹,胡惟庸迅速从躺椅上起身。

我的天,土豆!

上一世,这不过是一种普通百姓每日都能吃到的廉价食材,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他曾看过一段科普视频,提到过这种植物。

其实早在明万历年间,土豆就已经传入中国。

只是它一直未被重视,也没有大规模推广。

毕竟万历时期的明朝官场早已不像洪武年间的清明廉洁。

又有谁愿意拼命劳作呢?

然而,如果胡惟庸此时拿出这东西……

啧啧,亩产两千至三千斤的高产作物,要是让朱元璋知道,他岂不是要欣喜若狂?

胡惟庸敏锐地察觉到,这东西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张免死金牌。

最重要的是,这比那些所谓的丹书铁券要好用得多,也可靠得多。

这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毕竟,朱元璋当初虽然嘴上说着丹书铁券可以赦免除谋反外的所有罪行,但实际上,在他的屠刀挥舞之际,不少拥有丹书铁券的人都难逃厄运。

倘若胡惟庸将这土豆之物引入世间,那局面便截然不同了。

这虽非战功,却是一项能让无数人存活的无量功德。

单凭一人之力养育天下苍生,这样的大功绩,即便是朱元璋也无法忽视。

如此一来,他在大明才算真正站稳脚跟,有了退路,不必终日忧虑会被朱元璋问罪。

想到此处,胡惟庸急忙奔向后院。

无需多言,换装、取工具!

从今日起,本大爷就要改行种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hp:任务是救下所有人!?

陈扰陈扰

重生:签到无敌,只宠绝色女帝

肝帝2077

是你要陪干弟弟,御姐爱上我你哭什么

小时明月

地球第一领主

十曜

签到成神:从垃圾修士到最强天尊

劣懂

神诡世界,从樵帮杂役开始无敌

长失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