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三少帝第三章,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戊戌日,有关部门上奏,将黄门张当抓捕并交付廷尉审讯。经过审讯,张当供认曹爽与他谋划不轨。不仅如此,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等人都与曹爽勾结,参与了这场阴谋。最终,这些人都被判处夷灭三族的极刑,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
丙午日,为了安抚人心,曹芳宣布大赦天下。丁未日,朝廷下诏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却坚决推辞,再三上表,言辞恳切。他在表中说道:“我亲身接受先帝的临终嘱托,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深感忧虑。此次能够凭借着陛下的威严,挫败奸佞之人,对我来说,能够赎罪已是万幸,实在不敢居功自傲。而且三公之职,是圣王所制定的,在典章礼仪中都有明确记载。至于丞相这一官职,始于秦始皇时期。汉朝沿袭了这一制度,后世也未做改变。如今三公之位都已完备,再额外加封丞相,这违背了先代的典章制度,更改了圣明的经典,走的是秦汉时期的老路。即便此事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也应当挺身而出加以纠正,更何况是我自己面对这样的任命,怎能不坚决抗争呢?如果我不拒绝,天下人又会如何议论我呢?”司马懿接连上书十多次,曹芳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他的请求。之后,朝廷又打算赐予司马懿九锡之礼,司马懿再次推辞道:“太祖曹操有着大功大德,汉朝对他极为尊崇,所以才赐予九锡,这是历代少有的特殊待遇,不是后世君臣可以随意议论和效仿的。”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夏四月乙丑,魏帝曹芳颁下诏书,更改年号。年号的变更,本是寄予新希望的举动,却未能冲淡朝堂上压抑的氛围。就在众人还在适应新年号之时,丙子日,太尉蒋济溘然长逝。蒋济历仕数朝,在朝堂举足轻重,他的离世,让魏国朝堂失去了一位重要支柱,众人皆感悲痛,也为魏国未来的局势隐隐担忧。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冬天。十二月辛卯,司空王凌被擢升为太尉,接过蒋济留下的重担;庚子日,司隶校尉孙礼又被任命为司空,魏国的权力架构悄然发生着变化。新官上任,本应大展宏图,可朝堂之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的夏天,五月的阳光有些炽热,魏国的军事部署也在持续推进。征西将军郭淮因战功赫赫,被封为车骑将军,肩负起更为重要的军事使命。到了冬天,十月的寒风凛冽,特进孙资被任命为骠骑将军,成为魏国军事力量的重要一员。然而,还没等众人从这些人事变动中缓过神来,十一月,刚上任不久的司空孙礼便病逝了。祸不单行,十二月甲辰,东海王曹霖也离开了人世。魏国朝堂接连遭受重臣离世的打击,一时间人心惶惶。
好在,乙未日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征南将军王昶趁敌军不备,率军渡江,突袭吴国,大获全胜。这一场胜利,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魏国上下看到了希望,也稍稍缓解了朝堂的压抑气氛。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的春天,正月的寒意尚未退去,荆州刺史王基和新城太守州泰便领军出征,攻打吴国。战场上,魏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这场战役再次取得胜利,数千吴人投降。二月,为了安置这些降附之人,魏国在南郡设立夷陵县。三月,尚书令司马孚被任命为司空,进入权力核心。
四月甲申,征南将军王昶因屡立战功,被晋升为征南大将军。壬辰日,曹芳为了彰显皇恩,大赦天下。可就在众人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中时,丙午日,一则惊天消息在朝堂炸开——太尉王凌竟谋废皇帝曹芳,改立楚王曹彪!一时间,朝堂之上乱作一团,众人惊恐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