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拾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王朗辅政,大臣欺负皇上的妃子,诗韵拾梦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代先民开创基业,旧时这些建筑都位于都城的南郊,有高大的房屋,足以举行宴饮射箭仪式、观测天象。七郊祭祀虽崇尚质朴,仍有门廊侧室可供避风雨。可待战事结束、年成丰收时,逐步修建。
旧时虎贲、羽林等五营士兵及卫士合计虽有万人,但其中多为商贾游手好闲之子或乡间愚钝之人,虽有编制,却不研习战阵,既不训练,又很少经历战事,名不副实,难以应对紧急情况。有警报才招募士兵,军队行动才运送粮草,有时士兵长期屯驻却不从事屯田,不修整器械,没有储备,一处告急,三面骚动,这也是汉代近代的失误,不可效仿。
如今中原已安定,巴蜀尚在版图之外。虽不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但应趁着大丰之年,将军政事务与农事结合。大小官吏都勤事农耕,闲时在旷野上形成村落,战时组成军队,减少繁重徭役,保障衣食供应。《周易》说‘用愉悦的方式役使百姓,百姓会忘记劳苦;用愉悦的方式让百姓赴难,百姓会忘记死亡’,正是如今应践行的道理。粮食积蓄于田亩,勇气积蓄于形势,即便按兵不动彰显威严,境外的蛮夷也必将叩首请罪,改邪归正。若能威慑敌方使其效力,不战而胜,远比交兵后立威、接战后立功高明得多。若奸凶之徒不知悔改,仍要以他们虐待的百姓,对抗大魏全心效忠的将士,那么我们以‘前歌后舞’的正义之师,讨伐那些倒戈卸甲、心悦诚服的敌军,摧枯拉朽之势,不足为喻。”)
当时文帝常常外出游猎,有时深夜才回宫。王朗上疏劝谏说:
“帝王居住的地方,外围有周密的警卫,内宫有重重禁门。出行时需先布兵再出幄帐,警戒后才踏上台阶,张设护卫弓箭后才登车,清理道路后才引导前行,设置屏障后才转动车轮,静室检查后才停下马车。这些都是为了彰显至尊地位,强调谨慎戒备,垂范法律教化。近日陛下出宫捕虎,太阳偏西出发,入夜才返回,违背了警戒清道的常法,并非天子应有的谨慎之举。”
文帝回复说:“看了您的奏表,即便魏绛用《虞箴》劝谏晋悼公,司马相如以猛兽警示汉武帝,也不足以相比。如今吴、蜀二贼未灭,将帅远征,所以我时常到原野练习军事防备。至于夜间回宫的警戒,已诏令有关部门施行。”(《王朗集》记载王朗担任大理时上奏:“主簿赵郡人张登,从前任本县主簿时,正值黑山贼围困郡城,张登与县长王隽率领七十二名吏兵直接前往救援,与贼军交战,吏兵溃散逃走。王隽险些遇害,张登亲手格杀一贼,保全了王隽的性命。另有守见夏逸被督邮冤枉,张登身受拷打,为夏逸申冤。他两次仗义救助他人,应特别嘉奖。” 曹操因事务繁忙,未及时提拔。至黄初初年,王朗又与太尉钟繇联名上表,同时称赞张登在职勤劳。文帝下诏说:“张登忠义显着,在职有功。虽然名位低微,但正直贤良应受表彰。膳食部门需要这样的官吏,今任命张登为太官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