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寺院
不如退而结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寺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不如退而结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传旨官走后卫家人看着圣旨都十分兴奋。
连一向话不多的卫木匠都忍不住过来围观,这可是圣旨,上面盖着皇上的玉玺。
除此之外,传旨官还送来一套敕命安人穿的服装。
这套服装一般情况下用不到,正式场合才会穿。
尔雅越来越欢喜,倒不是这圣旨和衣服多好看。
主要是有了这两件东西,她也是有品级的人了。
如果她现在回了章阳县,知县老爷见了她还要给她行礼呢。
以后她每年还有200石粮食的俸禄,无论如何不会饿死,尔雅兴奋的不得了。
人一旦顺起来什么都顺,尔雅这边刚接完圣旨。
那边王夫人也送来消息,何老夫人没什么大碍。
何母终于有了空闲,约尔雅三天后去普度寺烧香。
尔雅得到消息十分郑重,连忙开始准备当天要穿的准备衣裳首饰。
一只簪子她都挑了又挑,连耳坠她都准备了五六对,拉着卫岳跟她一起搭配。
卫岳不明白这些颜色一样的耳坠有什么区别,值得换来换去。
他满脸不解的询问尔雅:
“你至于这么隆重吗?虽说低头娶媳妇,但你也不必这么紧张吧。”
卫岳自然不懂尔雅的紧张,何家人对卫辞并没什么意见。
是怕卫辞的家人粗鲁不懂礼仪才对这桩婚事犹豫。
万一最后这桩婚事没成,可不要她背锅。
而且尔雅还听王夫人说,何母也是清流人家的小姐,清高讲究的很。
平时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俗”,与她相交的夫人都知,她是最怕“俗”的。
听王夫人的描述,这何母像极了另一个妙玉。
听说她喝龙井要用细白瓷盖碗,喝金骏眉要用紫砂壶,喝葡萄酒要用祁连山玉精雕而成的杯子。
平时到别人家应酬,主人家都要按她的习惯来。
不过谁让人家有资本呢,何母的祖父乃是前任礼部尚书。
她的叔叔是有名的大儒,在江南书院教了半辈子书。
最盛的时候,朝廷一半江南的官员都是他叔叔的学生。
她的父亲子承父业,考中进士后入了礼部。
可以说找遍整个大周,都没有比何母的娘家更懂礼的人家。
在社交场上你反驳她,外人一定不会说她不懂礼。
要和这么个人做亲家,尔雅没办法不紧张。
不过再紧张还是要去,到了约定好的那一天,尔雅一早就打扮妥当,带着王婶,坐上王安架的马车去了普度寺。
眼下并不是拜佛的盛季,不过京中的这些夫人都信佛,加上又没别的消遣,想出门散心只能往庙里来。
所以普度寺的香火十分旺盛,前来进香的人也不少。
尔雅与王夫人前后脚到,看到王夫人到了尔雅迎了上去:
“王姐姐,你来了。”
王夫人走过来抓住尔雅的手:
“妹子,你来的这么早。”
尔雅笑笑,对王夫人道:
“我也刚到,再说了,我这不是着急吗。”
王夫人闻言拍拍尔雅的手以示安慰:
“不必急,时间还来得及。”
说着她对尔雅神秘一笑,低声道:
“连老天都帮我们,这桩婚事你放心吧,过了今天一准成。”
看着王夫人胸有成竹的模样,尔雅好奇她这是准备了什么。
王夫人却眼神示意尔雅先不要问,此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普度寺占地面积很大,分前院与后院,前院是供香客上香礼佛的大殿,偏殿等。
后院则有食堂与供人休息的斋舍,还有一片桃林。
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引来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桃花。
尔雅与王夫人先到,两人携手一起到殿中上香磕头,又捐了香火钱,尔雅还给宋奶奶点了一盏长明灯。
接着她们正打算摇签解签,尔雅刚好看到熙熙攘攘的殿内,走进来一对母女。
母女二人气质都极为特殊,年长的母亲昂首挺胸,仪态端庄,给人一种不太好接近的感觉。
挽着母亲手臂的女儿虽面容与母亲有几分相似。
但小姑娘给人的感觉却是大气端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看就是正妻范。
她长的也十分出众,一身粉色衣裙,娇而不妖,身姿婀娜,就是个头有些高。
尔雅是服装设计师,她打眼一瞧就粗略看出,此女差不多有一米七二。
古代男子个头不算高,她这个身高比很多男人都高了。
但尔雅很喜欢,满脑子都是这个小姑娘穿她设计的衣裳一定很好看。
王夫人察觉到尔雅在盯着谁看,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脸上立刻露出一丝喜意道:
“巧了不是。”
说完就拉着尔雅主动向母女二人走了过去。
尔雅一脸懵的被王夫人拉了过去,王夫人走上前笑着对两人道:
“郭夫人,你也来上香啊。”
看到王夫人郭夫人也扬起一抹微笑,她微微屈膝向王夫人行礼,发间的流苏轻轻晃动:
“见过王夫人,夫人也来给菩萨进香吗?真是巧了。”
王夫人笑容灿烂,一把将郭夫人托起:
“这是干什么,咱们不讲那些虚礼,既然能在此相遇就是有缘,一道走走说说吧。”
接着王夫人又拉着尔雅对郭夫人道:
“我这妹子初来京中不久,我带她出来走走。
尔雅,这是翰林学士何大人的夫人,娘家姓郭。
郭夫人,这是我妹子姓宋,也是今年新科状元的母亲。”
王夫人介绍两人认识,尔雅不知郭夫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本是私下碰见,加之之前又相识,面前这位郭夫人却朝王夫人行礼。
如今她只能有样学样,也微微屈膝,对郭夫人道:
“见过郭宜人。”
郭夫人许是不是真心要受尔雅的礼,连忙道:
“宋安人不必多礼,正如王夫人所说,咱们私下碰见,不必讲究虚礼。”
说完她又转头对一旁的女儿道:
“琇莹,给两位夫人见礼。”
名叫琇莹的姑娘听到母亲的话,落落大方的上前一步,然后屈膝向王夫人和尔雅行礼:
“琇莹见过两位夫人。”
王夫人冲尔雅使了个眼色,尔雅连忙上前将琇莹亲自扶起,并浅笑着称赞:
“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