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任务分解
子曰星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任务分解,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笔趣阁,子曰星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鹏飞站在黑板前,写下六个字:
“标准·流程·责任。”
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
“咱今天不谈梦想,不谈逆袭,也不谈一夜暴富。咱今天讲的是——怎么干活、怎么活下去、怎么活得稳。”
第一节课,他讲的是“生产出错的五种原因与责任分解”。
第二节课,芳兰带大家在操作间实地演示“封罐压盖的力度控制与密封测试”。
第三节课,林璐璐手把手教大家怎样用表格记录批次、生成二维码、上传系统。
晚上,大家在老粮仓外头支起火堆,边吃饭边讨论。
“这才叫真讲。”
“不是看ppt,是看手怎么动、锅怎么开、货怎么发。”
“以后要是真能每期都办,我让我那在外头打工的闺女也回来听一听。”
第二期课程还没开,隔壁村、邻镇、县里的农户代表纷纷打电话来:“你们这个学院,怎么报名?”
“要交多少钱?”
“咱不是没经验,只是没人告诉咱该怎么干。”
陈鹏飞听到这话后,站在窗边沉默了很久,随后拨了个电话给县农业局:“我想申请‘民间产业技能培育点’,你们能不能支持?”
电话那头的人只回了一句:“只要你真干,我们全力支持。”
于是,“蜜果学院”的第二期课程正式对外开放,报名人数超出预期。
他们设置了“罐头技术班”“蜂蜜分级与筛蜜班”“包装与发货规范班”“品牌传播基础班”,甚至还设了个“返乡创业心态辅导课”,讲师正是陈支书。
“我不是讲理论。”老支书在讲台上说,“我是告诉你——干这个,要熬得住、穷得下、扛得起。”
“别人看你卖一瓶罐头赚几块,不知道你前面赔了多少、熬了多久。”
“你信不过自己,永远干不长。”
课堂结束后,一位年轻学员眼眶通红:“我在城里做快递五年了,没存下多少钱。今天听你这一节课,我觉得我还能再信一次乡下。”
陈支书拍了拍他:“回去干,干得出结果,咱村愿意给你配第一批材料。别怕没人帮,就怕你不敢动。”
村里人看着这一切,也开始明白:
这所“蜜果学院”,不是为了培训别人,是为了证明——
陈家村这条走出来的路,是能教出去的,是能复制的,是能扎根下去的。
而这所学院,也许是中国千万个乡村未来最需要的那种地方——
它没有宏伟建筑,却能让一个青年愿意留下;
它没有金字招牌,却能让一个村庄写下自己的方法论。
夜里,陈鹏飞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
“乡村的希望,从不是一个品牌的崛起,而是更多人学会了怎样站起来。”
笔一顿,他又补了一句:
“蜜果学院,不止为陈家村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